区块链,不只是一个热潮

不少人认为区块链只是一个热潮,是一小撮人的炒作,还未能成为主流科技,遑论并把它部署在生产环境上。究其原因,主要因为早期的区块链有不少技术上的限制。第一、它的速度太低,并不能处理大量高速的实时交易。第二、他并不能够把很大的档案上载到网络上,并与生态圈的参与者分享。第三、一般生态圈都有不同的参与者,若不同的参与者用的区块链标准都不一样,那他们的数据就不能真正共享。我们一般称这为“互操作性问题”(Interoperability)。然而,近半年,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已经解决了不少这类型的问题,因此,很多企业已密锣紧鼓,打算把区块链方案投放到生产环境上。

区块链,不只是一个热潮

区块链技术的突破

早期比特币用的区块链需要十分钟才能把数据储存在网络上,而且还有机会被之后的区块分叉与取替。后期出现的以太坊,也一样需要十多秒钟才能把数据写在链上。因此,区块链一直被认为是业余的玩意。然而最近开始被大量使用的超级账本(Hyperledger)与Corda,都能够每秒钟处理过万笔的交易,加上交易数据并不需要与生态圈里所有参与者分享,可以把交易数据限制在交易双方与见证人的节点上。因此,无论在系统性能与数据隐私上都作出了很大的提升。

区块链,不只是一个热潮


其次,在处理大型非结构化的档案上,区块链无论是用开源的IPFS(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还是用国际厂商所开发的外挂档案管理系统,都能够把档案安全地分布给被授权的节点上,而不会把区块链的性能拖低,也不会无故地大量占用其他节点的容量。

区块链,不只是一个热潮


最后,在互操作性的问题上,不同的厂商正努力地利用多渠道(Multi-Channel)的设计,尝试把不同制式所产生的数据,通过中央的数据交换,把数据从一个网络移送到另一个网络。这个技术暂时还不成熟,却让不同生态圈的营运者对未来互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充满期待。今天,不少大型生态圈的搭建者,为了能够保证互操作性,都不约而同地相聚在一起,讨论用哪一个区块链的制式,务求在将来不会因为制式的问题而导致互不兼容的结果。



区块链,不只是一个热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