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民企第一是华为?我在任正非传记里找到了最好的答案!

为什么中国民企第一是华为?我在任正非传记里找到了最好的答案!

不久前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华为以超过6000亿的营收,再次荣登民企500强榜首。

为什么中国民企第一是华为?我在任正非传记里找到了最好的答案!

1987年,华为刚成立时还只是拥有6个员工的小作坊,靠代理销售交换机为生;30年后的今天,华为便在全球雇员超过了17万,产品和解决方案服务于170多个国家及世界1/3人口,并连续多年霸占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首。

为什么华为能取得这样的成就?

可能原因会有很多,但在看了一遍《任正非传》,了解了这位华为创始人的创业经历后,我想最好的答案应该都在任正非的传记里。

01 科学的管理,必须做到有“法”可依

很多人分析华为取得成功的原因,都会提到华为管理的系统化,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化,以及对实用理论的应用等方面。这些都没错,但要追本溯源,还是要先从《华为基本法》说起。

华为被称为最神秘的中国民营企业,原因之一它拥有独立的“法规”,并以这种“法规”为准绳,形成了一套独一无二的管理体系。

为什么中国民企第一是华为?我在任正非传记里找到了最好的答案!

这个法规就叫《华为基本法》。从1997年开始,为使华为的管理有“法”可依,任正非请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总结华为近十年的发展经验,还吸收了包括美国IBM等公司在内的管理工具,最终确立了《华为基本法》这项均衡管理思想。

这部基本法一共有6大章、103条,不论是华为企业的发展战略,还是华为产品的技术研发,抑或是华为人力资源的管理配置,以及华为组织部门的建立健全等,均在这部基本法里,以法规条款的形式指明了原则和方向。

这部法则的完成,最终花费了数千万美元的咨询费。可就是这部法则,确定了华为二次创业的观念、战略、方针和基本政策,构筑了公司未来发展的宏伟架构;就是以《华为基本法》为里程碑,华为继续吸收了,完成了公司的蜕变,成为中国最优秀的国际化企业之一。

相比于现在很多公司,所谓的管理,不过是老板的一人之言,没有方针的指导,更没有科学的有“法”可依。这样的公司想做好管理,必然不会很容易。

02 合理的企业文化,应该是对价值观的信仰

很多人提到华为,必然会提到华为的狼性文化。确实,华为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狼性文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可是什么是真正的狼性文化呢?

在《任正非传》里,我看到的狼性文化,是技术研发遇到瓶颈时的毫不气馁,是攻城略地抢占市场时的节节胜利。所以30年的时间里华为攻克各种难关,研发出了程控交换机、无线GSM解决方案、智能手机等一款又一款与时俱进的产品;而在市场方面,先是搞定国内,然后开启俄罗斯之旅,进军欧美,征战亚非拉,即使在2003年,遇到思科这样的劲敌蓄意挑衅,也绝不轻易退让,在与思科的“世纪诉讼”中打了一场漂亮的反击战。

所以有人总结华为的狼性文化有四大特征:第一,敏锐的嗅觉,时刻关注外部机会,比别人快半步闻到肉味;第二,强烈的进攻意识,一旦闻到这个味,本能的冲上去,不讨论、不开会、不汇报;第三,不是一只狼扑上去,是一群狼,讲团队精神;第四,团队在扑上去的时候不是一窝蜂,而是有分工与合作,有主攻、有副攻、甚至还有做出牺牲的。

华为的狼性文化是在多年的发展中,从任正非本人到下面的各个员工,去坚守、实践出来的一种工作作风和方式,是深入到每个员工骨子里的信仰。

现在很多初创型公司,也号称要践行所谓的狼性文化。可是没有很深厚的信仰,就只能一味的模仿形式,于是就闹出一些员工跪地互扇、被罚上街裸跑的新闻,自然是要被人们诟病的。

可其实错的也不是狼性文化,而是对这种文化所缺失的信仰。

03 拥有了人才,才能拥有一切

任正非在统帅华为的数十年里,做的事情大致可以归纳为三大类:强化法制管理,打造经济体系,还有整顿人力资源。

其中整顿人力资源、对人才的态度这块,我觉得颇值得很多公司学习。

为什么中国民企第一是华为?我在任正非传记里找到了最好的答案!

还在2000年的时候,华为的本科学历员工月薪就不少于7000元,硕士更是高达8000元,博士则月薪过万,并且每一名员工还能享受到不少于10万元的年终分红,远高于当时深圳的平均工资水平。

因为任正非知晓,只有在待遇上让员工无后顾之忧,员工才能在工作上全力以赴。

2011年,任正非还进行了人人股份制改革。改革后的华为股份中,任正非只持有不到1%,其他股份都由员工持股会代表员工持有。如果员工辞职,股份也不会少,可以马上折算成人民币。

股份制度改革,让华为不再属于任正非一个人,而是所有华为人。

还有在人才的培养上,任正非也提出了自己的人才培养原则,即不让“雷锋”白白付出自己的辛勤和智慧。只要员工有贡献,就一定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任正非很清楚,在任何一家企业,利益都是连接企业和员工最直接的纽带。华为虽然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上花了很多钱,但真正的做到了把人力当做资源,就像任正非曾坚定表明过的立场:坚持人力资本的增值大于财务资本的增值。可见其真的把人力资源放到了很重要的地位。

当然,也正是任正非对人力资源的重视,才聚集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最后造就了华为的今天。

反观现在很多企业,一边希望员工是狼,一边却喂着员工吃草……算了,想想就心痛不反观了。

04 领导者的个人魅力,也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在很多外人眼里,任正非是低调神秘而又高冷的,他很少接受媒体的正面采访,从不参加评选、颁奖活动和企业家峰会,甚至连有利于华为品牌形象宣传的活动,他也一律拒绝。

但在《任正非传》里,我看到的任正非,军人出身的他向来一言九鼎、雷厉风行,但却也是一个亲切的、能和员工打成一片的好老板。

早在华为创业初期一步步打下国内市场的时候,哪里有困难,任正非都是第一时间赶到,和员工一起打地铺也要亲自落实问题的解决;后来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任正非也都是不顾舟车劳顿,带着员工亲自前往。

任正非对高管很严格,会经常下达军令状,比如当年派遣一个高管去开辟俄罗斯市场,给到的命令就是:如果市场拿不下了,你就从楼上跳下去。

可同时任正非对基础员工又非常的亲切,经常主动找新员工聊天,曾经还亲自给加班到12点的新员工送过饭。

在2010年前,因为低调,任正非几乎没接受过媒体的采访,甚至很多华为新员工都不认识他。在2010后,任正非开始慢慢的出现在大众视野中,身价千亿的老总,却都是一副普通老者的形象。

比如一个人在上海虹桥机场等出租车,拎着行李箱,拿着华为手机打电话。


为什么中国民企第一是华为?我在任正非传记里找到了最好的答案!

还有网友拍到的任正非挤地铁。

为什么中国民企第一是华为?我在任正非传记里找到了最好的答案!

经常在华为食堂排队和员工一起吃饭


虽然说一家公司的成败取决于很多因素,但如果一个老板能用自己的行为,身体力行的奋战在第一线,并且在年逾七旬、身价千亿的时候,还能像创业初期默默无闻的去奋斗,就这种精神应该也能感染到很多员工吧。

就像之前看过的一句评论:如果任正非都输了,谁还会去奋斗?

反过来,一家公司有这样的老总,又怎么会不成功?


互动:你们认同华为的企业文化吗?你们公司的企业文化又是什么样的?


【本文来源/智联招聘HR公会,作者/张二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