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巅绽放脱贫之花

——宣恩县椿木营乡产业扶贫决胜整乡脱贫攻坚侧记

通讯员郑家云

中秋时节,在宣恩县椿木营乡长槽村2组黑湾垭,成片的道地中药林秧苗,郁郁葱葱,苍翠如海,工人们忙着除草、施肥,一片繁忙的景象。“我们这里的道地中药材因为是有机种植,含硒元素高,有效成份含量更高,开发前景越来越好。”恩施州中心医院驻长槽村脱贫尖刀班黑湾垭中药材苗圃基地负责人徐斌的话里充满了希望。

长槽村2组黑湾垭中药材苗圃基地自今年5月创办以来,借助恩施州大力发展富硒特色产业的东风,逐步发展成为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化龙头企业,拥有优质道地中药材苗圃基地20亩,发展常规药材苗圃品种27种。

椿木营乡天然富硒,200多种道地中药材产品,10多种无公害蔬菜都饱含“硒”元素。如何立足富硒厚土,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最近4年,椿木营乡抓住富硒产业飞速发展的风口,以“硒有椿木”乡域公用品牌为引领,充分挖掘,利用,开发富硒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经济优势,把椿木营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优质农产品基地,通过富硒产业彻底拔“穷根”,栽“富苗”,开“富路”。

产业扶贫有方向

2018年是椿木营乡整乡脱贫摘帽之年,须完成1535户432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15个村84个组退出任务。

这,就是一场攻城拔赛的拼搏之战,是一场肩负使命的荣誉之战,更是一场没有退路的背水之战。该乡脱贫攻坚前线指挥部特别决定将产业兴旺作脱贫攻坚的主要阵地,并明确要求“2018年将整合扶贫资金用于产业扶贫,让全乡15个村1535户3435名贫困群众从中受益。实现稳定脱贫致富。”

4月11日,椿木营乡脱贫前线指挥部出台《椿木营乡2018年产业扶贫实施方案》,明确了今年全乡将着力打造的“四大板块”产业扶贫项目:整合资金,重点支持“硒有椿木”品牌建设,做精做优特色农产品系列;重点培育4家带动能力强的扶贫龙头企业,每家带动20户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支持55家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参与产业,每家带动10户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提质升级道地中药材、无公害蔬菜、生态畜牧养殖,优质烤烟四大优势产业示范基地;精准培育农村致富示范户100户,每户带动5户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

之后,该乡多次专门召开产业扶贫工作推进会整体部署,进一步明确乡村各单位部门及市场主体的责任与任务,以便形成全乡上下齐抓共管的合力。

科学的实施方案,专项扶贫资金的扶持,迅速有力的推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有效拓宽贫困群众的增收渠道。

富硒资源成为富民资本

据统计,2017年仅“硒有天麻”一项,通过线上线下交易额达36万元。去年8月20日,在“宣恩高山‘水上运动会’第五届露营节”活动中,一单斤野生天麻卖出了500元的“天价”,并由此拉开了“硒有椿木”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的序幕……

2013年以来,该乡立足富硒土壤资源,坚持“富硒富民”,通过开发富硒产品,发展富硒产业,打造富硒品牌,引导村民在“硒”望的田野上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路;一公斤野生天麻600元,一公斤鸡瓜黄莲140元,一枚富硒土鸡蛋1.5元,一公斤白三七260元……过去的“大路货”转型为“畅销货”,椿木营的农产品实现了物以“硒”为贵。

5年里,富硒产业在椿木营乡按下“快进键”,形成了以烤烟、蔬菜为第一梯队,以畜牧畜禽产品、道地中药材为第二梯队的一批富硒绿色产业,富硒产业基地达到4万亩,开发富硒农产品20多个,打造了“富硒”土腊肉,“富硒”土鸡,“富硒”山羊,“富硒”蔬菜,“富硒”药材等一系列品牌。

“硒有椿木”这一品牌,已快速成长为高山椿木营的响亮名片,成为引导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整乡脱贫的核心。2017年全乡含“硒”字的农村新型经营主体35家,硒产品销售额占全乡农产品销售额的80%以上,硒产业总产值达1.2亿元,提供务工岗位2400多个,助力3000余人精准脱贫。

下一步,该乡将继续以“硒有椿木”品牌为主导,整合相关旅游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富硒农产品+特色美食+魅力景点+浓郁风情”产业链,创建富硒产业园区400个,面积五万亩以上,力争实现产值10亿元。

筑牢产业扶贫阵地

家住长槽村4组的57岁脱贫户何国云,是椿木营乡发展道地中药材产业的直接受益人。过去,栽种玉米、洋芋是这个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然而高山粮食产量低,收入少,老何家一直比较困难。

2014年,老何筹集资金开发种植七叶一枝花、白三七、黄连等富硒药材产业的同时,发动本组14户村民一起打造药材基地,全组40多名贫困人口从中直接受益。

目前,何国云引导的全组14户贫困户依靠药材产业开发已全部成功脱贫。

椿木营乡有药材留存面积约4万亩,全乡各类药材合作经营组织12家,主要种植有倍子、黄连、白芨、白三七、七叶一枝花、黄金、贝母等20多个品种。目前,该乡正在实施中药材产业规模开发计划。计划用3年时间,在原有4万亩的基础上新增3万亩,力足药材产业振兴、重现增能巅峰。

事实上,除了药材和每一个特色产业都成了贫困户“重拾‘硒’望”的舞台。截至目前,全乡蔬菜产业核心区的挖断山、长槽、甘竹坪、白果坪等村,6个村的建档立卡510户贫困户1700人,种植蔬菜5900亩,人均增收近3000元;全乡蔬菜种植面积2万余亩,产量近200万吨,每年蔬菜采收调运季节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00余人务工,年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市场主体带动脱贫队伍

“产业扶贫基地建成后,我们持续每天为社会提供50至80个固定就业岗位。”今年3月初,恩施州魅力硒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确定为椿木营乡产业扶贫龙头企业。之后,公司积极探索硒麦草种植产业扶贫带动途径,自制帮扶措施,实行产业扶贫“一户一方案”。

流转村级集体土地,吸纳贫困户劳务用工,通过培训提质等形式直接带动贫困户成为基地职业农民……多措并举实施精扶贫的恩施州魅力硒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有效带动长槽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1户146人脱贫,户均增收2万元。

在椿木营乡,每一家农业企业都印刻有贫困户奋斗的身影。宣恩县宣浙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种植无公害蔬菜300多亩,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9户57人,人均增收5000元,宣恩县恒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创办药材示范面积4000亩,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98户710人,人均年收入超8000元……

“这种‘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能有效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使企业和农户成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据乡分管产业扶贫工作负责人夏国志介绍,这一模式变“输血”为“造血”,成功为贫困户创造了“家门口就业”、“家门口创业”的平台,达到了让贫困户稳定脱贫致富的长效目标。

椿木营乡产业扶贫项目契合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发展意愿,一大批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主动参与到产业扶贫中来,截至目前,全乡已培育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5家,家庭农场20家;与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建立持续稳定增收利益联结关系的贫困人口达3800多人,占总贫困人口的80%。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当下的椿木营,正以无比坚定的信心和决不畏难的勇气,趟出一条产业快速发展、新型经营主体提质升级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脱贫协同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