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985大学的海外高校鄙视链遭怼!给牛津剑桥当垫背已经不错了

整个国际教育圈弥漫着“傲慢与偏见”!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待市场,对待学生。开设市场营销课程的海外高校,在自我营销方面却经常不顾市场诉求、背离商业原则。鄙视链最终只能固步自封,而顺应市场才是生存、发展的王道。

1

拒985大学的海外高校鄙视链遭怼!给牛津剑桥当垫背已经不错了

最近留学圈连续刷屏,曝某英国名校列出黑名单,拒收一些国内大学学生的留学申请,这其中还包括985、211的牛校学生,原因是他们往往将这个英国大学当作G5的备选方案。

所谓G5是指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学院组成的五校集团。

严格意义上说,G5并不表示排名的高低,而是5所英国著名高等学府,为游说英国政府在教育经费方面有所倾斜而组成的利益联合体。

要知道,研究经费的收入也是衡量名校的重要指标。这5强地处大伦敦区及周边,临近英国政治中心,可谓近水楼台、财源滚滚。

从历年《泰晤士报》英国大学排名来看,这5强又屡屡“霸占”前10名、甚至前5名的榜位。再加上教学、研究领域不可一世的顶尖地位,在外界看来,G5当选英国最好的5所大学,实至名归。

2

拒985大学的海外高校鄙视链遭怼!给牛津剑桥当垫背已经不错了

高等教育的生态系统向来以名牌效应为主导,牌子硬、美誉度高,学生自然趋之若鹜、门庭若市,反之则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这就是残酷的市场!

不过,这并不是全球大学(不仅仅是海外高校)的自我认知。

英国大学会说“我们与牛津剑桥差不多”,美国大学会说“我们比肩哈佛耶鲁”,中国大学会说“我们不输清华北大”。

全球高等教育的鄙视链是那样异曲同工。

在这里,鉴于中国大学的国际化程度不高,需要重点说的是海外高校。

3

拒985大学的海外高校鄙视链遭怼!给牛津剑桥当垫背已经不错了

我曾在英国留学,后来又在英国大学中国代表处工作,对这条鄙视链感同身受。

无论多好的大学,都免不了要经历市场的考验。即使作为非营利机构,海外大学在华招生本身还是逃不出商业规律的左右。

海外名校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并不以名校的意志为转移。除了地球人都知道的大牌院校外,绝大多数的海外院校都在中国遭遇“无人知晓”(而不是“无人不晓”)的尴尬。

市场知名度的差异,造成中国学生将心目中“较好”的海外大学最为“最好”或“更好”大学的备份!

这种任性直接导致“较好”大学白白增加入学申请的审核工作量,同时又要承受转化率(实际入学量与申请量的比值)低的尴尬局面。

4

拒985大学的海外高校鄙视链遭怼!给牛津剑桥当垫背已经不错了

申请量提高的“虚假繁荣”激怒了开篇提到的哪所英国名校,他们发布拒收某些中国院校学生入学申请的声明,其实是鄙视链在作怪。

这似乎是一种高贵气质,抛出“不跟你玩”的轻蔑。

但这更可能是一种自以为是,一种对市场的无知。

整个国际教育圈弥漫着这样的“傲慢与偏见”!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待市场,对待学生。殊不知,这并非维护品牌,而是悍然切断市场与大学之间的互动联系。

5

拒985大学的海外高校鄙视链遭怼!给牛津剑桥当垫背已经不错了

做牛津、剑桥或G5的垫背,让这个英国大学不爽,但它有没有想过,在中国市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市场——还有多少海外高校在为它做垫背!

开设市场营销课程的海外高校,在自我推广方面却经常不顾市场诉求、背离商业原则。

从根本上说,只有不断地提升自我品牌,才能让海外大学的市场影响力迫近自我定位。

鄙视链最终只能固步自封,而顺应市场才是生存、发展的王道。

拒985大学的海外高校鄙视链遭怼!给牛津剑桥当垫背已经不错了

国际教育知名专家,尚德在线教育海外合作高级总监,资深自媒体人,著有《留学的逻辑》《到英国去》《欧洲情调之旅》等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