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政治:常见短语中蕴含的马原哲理(4)

2019考研政治:常见短语中蕴含的马原哲理(4)

泰安中公考研网今天为大家整理发布“2019考研政治: 常见短语中蕴含的马原哲理(4)”,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起来看看吧。

31、盲人骑瞎马

解析:这个成语比喻离开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是一种盲目的实践。因为正确的理论是对客观事物 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因而它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32、欲速则不达

解析:这个成语体现的哲学原理有:①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 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因此要重视量的积累;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3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解析:这个成语说明了人的能动作用受客观条件制约。

34、知人知面要知心

解析:这个成语比喻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因为感性认识只是对事物表面的、片面的认识, 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是对事物内在的本质的认识。

35、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解析:这个成语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又如,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等同属此类。

36、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解析:这个成语违背了矛盾普遍性的原理,是用一种片面观点看问题,搞一点论,否定两分法。又

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等同属此类。

3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解析:这个成语说明同一事物,由于个人的知识结构不同,看法也就不同。例如,一张《清明上河 图》,画家是从美学角度看的,经济学家是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史学家则是从社会历史角度看的。

38、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解析:这个成语说明物质和运动是密不可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物质是运 动的载体,运动也离不开物质。

39、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

解析:这个谚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中现象与本质的这一对范畴。

40、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

解析:这个谚语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它坚持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以上是泰安中公考研为大家整理的“2019考研政治: 常见短语中蕴含的马原哲理(4)”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点击下面的查看更多,即可下载全国各地区考研高校优势专业解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