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的銀行,曾掌握清政府經濟命脈,老闆和員工同吃同住

去喬家大院,你一定會聽到導遊講解喬家當年最為傳奇的主人喬致庸的故事。喬致庸本一心想考取功名,卻不想家族生意遭遇困境,他臨危受命,扛起一代家族的生意,並通過疏通茶道繼續發家致富,成為當時名噪一時的晉商。後來,他提出來“匯通天下”,也是聞名天下。這在電視劇《喬家大院》中也有比較詳細的講述。

中國最早的銀行,曾掌握清政府經濟命脈,老闆和員工同吃同住


只是如果你去過平遙古城,你一定會疑惑喬家大院中有一塊“匯通天下”的牌匾,在平遙古城的日昇昌也有一塊同樣的牌匾,寫著“匯通天下”。到現在,我們也難以分清到底是喬致庸在那個時代提出了這麼有時代預見性商業理念,還是日昇昌掌櫃商業頭腦更為具有遠見,但當時“匯通天下”理念下卻創造了很多的商業傳奇。而日昇昌也被認為是“晉商巔峰的標誌,中國商業的奇蹟”。

中國最早的銀行,曾掌握清政府經濟命脈,老闆和員工同吃同住


日昇昌是平遙古城內一個最有名的景點,這裡是清代的一個票號,以當時的情況,應該算是發展最大的一個票號。所謂票號,其實運作模式和我們現在的銀行有點類似。有錢人銀子多了後自己保管不方便,而且流通也麻煩,於是就可以將金銀存放到日昇昌,日昇昌則給兌換者相應的票據,他可以憑票據到日昇昌的任何一個分票號提取銀兩,當然,異地提取需要匯兌手續費,如果存放時間較長還可以拿到一些存放利息。也因此,日昇昌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的銀行。

中國最早的銀行,曾掌握清政府經濟命脈,老闆和員工同吃同住


日昇昌雖然總部沒有設在北京,而是在山西平遙這個小地方,但是影響力卻很大,是當時票號中做的最大的,分票號有20多個,在清代後期,外國入侵,內部匪患頻多的年代,清政府都曾一度依賴日昇昌,也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日昇昌這個“小銀行”還曾掌握著清政府的經濟命脈。

中國最早的銀行,曾掌握清政府經濟命脈,老闆和員工同吃同住


中國最早的銀行,曾掌握清政府經濟命脈,老闆和員工同吃同住


日昇昌能發展壯大,一方面是時勢所造,另外也很大程度上歸功於管理者。日昇昌的老闆姓李,是做顏料生意的,後來他慧眼識珠,找到了一個叫雷履泰的人,請他來當掌櫃,雷履泰跟著李老闆,把生意做的風生水起,在做生意的過程中他也發現了票號的商機,於是建議李老闆放棄顏料生意改做票號。於是李老闆直接投資30萬成立日昇昌票號,雷履泰任掌櫃。

中國最早的銀行,曾掌握清政府經濟命脈,老闆和員工同吃同住


日昇昌的管理是3個層級構架:東家、掌櫃、夥計。東家投資,掌櫃管理一切大小事務,夥計幹活。和其他做生意的不同,雷履泰所掌管的日昇昌所有人都可以既幹活,又入股,老闆掏錢叫“銀股”,掌管夥計出力叫“身股”。而且老闆、掌管和夥計基本上都是同吃同住。

中國最早的銀行,曾掌握清政府經濟命脈,老闆和員工同吃同住


中國最早的銀行,曾掌握清政府經濟命脈,老闆和員工同吃同住


所以現在到日昇昌去參觀,遊客在這裡不僅看到的是一家“銀行”,還可以看到在這家“銀行”工作的人的生活和工作狀態。日昇昌佔地面積1600餘平方米,21座建築,三進院落。除了票號前櫃,還有就是各個賬房(相當於辦公室),而後院就是管理者和員工居住的地方,去裡面看就知道,掌櫃是居室,較為精緻;小夥計住的櫃房,一切從簡。可以說,都是同吃同住,吃住工作都在這裡了。

中國最早的銀行,曾掌握清政府經濟命脈,老闆和員工同吃同住


想想日昇昌的掌櫃這套管理思路還是挺先進的,只是同吃同住,工作生活都不分,如果換到現在估計是行不通。

作者:酒叔;書寫一些旅途故事,發現一些旅遊趣事,我眼中的風景,一定與眾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