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就業形式來看,畢業生該何去何從?

每年教育行政部門就業統計數據顯示,高職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0%以上,按照初次就業率、二次就業率、最終就業率等不同統計方法,比例則不等。總體來講,高等職業技能型人才已經越來越被社會和行業認可,正在為生產、建設、服務一線和地方經濟建設發展發揮著更大的作用,社會地位和經濟待遇逐步提高。但是在世界金融危機和經濟體格局不斷髮生變化、全國乃至世界範圍內失業率居高不下、多年來全國大學擴招、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的大背景下,高職畢業生就業面臨著更大的壓力。

就目前就業形式來看,畢業生該何去何從?

一、全國就業形勢簡述

我國目前主要存在的三類就業群體,包括大學畢業生、新生代農民工和城鎮低學歷青年。2006年是我國大學畢業生就業第一個高峰期,2009年畢業生約600萬人,2011年約660萬人,而各類學校進入勞動力市場的約1800萬人,“十二五”期間大學畢業生平均每年約700萬人,2010年應屆大學畢業生規模已經是本世紀初的6倍,並仍在繼續擴大;城鎮低學歷青年每年約700萬人,再加上新生代農民工的不斷湧現,使大學生就業形勢愈發嚴峻(圖1-1)。

就目前就業形式來看,畢業生該何去何從?

圖1-1 近年來全國大學畢業生人數統計

知識鏈接

什麼叫新生代農民工?

在我國,新生代農民工主要是指當前活躍在勞動力市場上的20世紀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農民工群體,目前約有1億人。他們生長在農村,卻不迷戀故土,對農業生產並不熟悉;他們工作在城市,渴望融入城市社會,卻難於紮根城市。與傳統農民工相比,他們找工作不光看工資待遇,更看重工作環境和職業發展,但他們當中的不少人缺乏技能,同企業崗位的要求對接不上。如何做好新生代農民工工作是一個全新的課題,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著力解決新生代農民工問題”。

就目前就業形式來看,畢業生該何去何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