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惱由心生,而非身外物

星雲大師說:“煩惱由心生,而非身外物。”

他是在告訴我們,其實很多時候,煩惱並不是由身外之物引起的,而恰恰是我們心裡生出來的但是,很多人並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每遇煩惱他們就把原因歸咎於外在的事物,從而就忽略了自己心意的作用。

很多人可能都想過這樣一個問題:人生諸多煩惱,到底生自何處?

煩惱由心生,而非身外物

有人以為煩惱是眼睛引起的,因為有句俗話叫 “眼不見心不煩”。

可是從來沒有誰為了去除煩惱而把自己的眼睛挖瞎,可見煩惱不是眼睛引起的。

耳朵、鼻子、舌頭、身體,每樣都是人身法寶,缺一便成殘疾人。

誰也不想成為殘疾人,可見耳、鼻、舌、身都不是煩惱的本源。

那煩惱的根源是不是意呢?

意其實最珍貴。人與其它動物的最大區別就在於意,人的聰明愚蠢也靠意分別。

沒有意,人生也就失去了意義可見意也不是煩惱的根源。

煩惱由心生,而非身外物

有位虔誠的女施主,每天都從自家的花園裡採擷鮮花到寺院供佛。

一天,當她送花到佛殿時,碰巧遇到信德禪師從法堂出來,信德禪師非常欣喜地說:“你每天都這麼虔誠地以香花供佛,根據佛家經典記載,常以香花供佛者,來世當得莊嚴相貌的福報。”

女施主非常高興地回答:“這是應該的,我每次來您這裡禮佛時,覺得心靈就像洗滌過似的清涼,但回到家中,心就煩亂了。

作為一個家庭主婦,如何在煩囂的塵世中保持一顆清淨純潔的心呢?”

煩惱由心生,而非身外物

信德禪師反問道:“你以鮮花獻佛,對花草總有一些常識,我現在問你,你如何保持花朵的新鮮呢?”

女施主答:“保持花朵新鮮的方法,莫過於每天換水,並且在換水時把花梗剪去一截,因為這一截花梗已經腐爛,腐爛之後水分不易吸收,花就容易凋謝!”

信德禪師說:“其實,保持一顆清淨純潔的心,道理也是一樣的。

煩惱由心生,而非身外物

我們的生活環境就像瓶裡的水,我們就是花,唯有不停淨化我們的身心,變化我們的氣質,並且不斷地懺悔、檢討,改掉陋習、缺點,才能不斷吸收到大自然的食糧。”

的確是這樣,其實煩惱都是出自人心的。

如果想要保持一顆清淨純潔的心,不為煩囂的塵世所沾染,那麼就要經常反省自己,時時審視自己,使得自己始終能保持簡單,寧靜,心靈自然就會純淨無染,又怎麼會心生煩惱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