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知道讓孩子讀書,卻不告訴他們方法,還想讓他們下筆如有神?

語文課程標準規定:小學生六年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得少於145萬字。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道:“讓學生變得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現在很多孩子受電視劇、動畫片的影響要比受書籍的影響大,他們幾乎沒有時間進行課外閱讀。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蘇霍姆林斯基說:“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諦之一。”

猶太民族是全世界讀書最多的民族,平均每人每年讀書64本,是閱讀成就了一個民族的騰飛。閱讀開闊視野,閱讀改變氣質,改變人生,無數成功人士都是從閱讀中汲取成長的力量。

你只知道讓孩子讀書,卻不告訴他們方法,還想讓他們下筆如有神?

在課外閱讀中,如果沒有正確的讀書方法和技巧,不僅不能提高讀書的效率,甚至無法讀好書。因此,在課外閱讀時,家長應指導孩子掌握幾種方法:

略讀法

即先看序言、提要和目錄等,以瞭解全文的性質、內容和規模,再閱讀全文章節標題及段落首句和尾句,最後瀏覽全文,綜述大意。略讀不是走馬觀花、漫不經心,而是集中注意力,有目的地讀。

精讀法

即逐字逐句精研細讀的方法,分為初步讀、再讀、以後讀、三四遍的閱讀,並且每次用不同顏色的筆勾畫、批註。它可以有效地培養孩子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幫助孩子牢固掌握知識,提高思維能力和認識水平,增強語言修養,提高語文能力。

有取捨地讀

就是有所捨棄,選其所需而讀。根據需要或針對問題,學會有目的選讀有關文章或選讀文章中的有關部分,達到迅速捕捉有用信息的能力,提高閱讀效率。

摘錄批註法

就是閱讀過程中邊讀邊批註,對閱讀中遇到的優美詞句,好的段落,精闢的見解、觀點、名言,學到的新知識,發現的新問題以及讀書心得摘記下來。在指導孩子課外閱讀時,要求孩子勤做摘抄,像蜜蜂採蜜那樣及時地把優美、精彩的詞句摘抄下來,並把它放到成長記錄袋中,逐步積累,學以致用。

引導孩子對重點疑難問題邊閱讀邊圈點勾畫,或寫上幾句心得,既動腦,又動手,旨在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