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臣服我國,獨立後卻在中國面前稱「大」,面積比浙江還小

“大”一字歷史久矣,很多國家盛時以大自稱。大這一字放到國號前,就顯得國家越發的強大興盛,所以國家當然希望自己的名聲響亮且有力度。當家也是如此的,中國人也是喜歡撐,我們大中國,公司以大公司為優,學生以大學生為高標準,都是如此,這個大自古襲來,也是流傳了很久的強盛之意。

曾經臣服我國,獨立後卻在中國面前稱“大”,面積比浙江還小

中國有三個朝代是真正以大加在國號前的,那就是元明清。我們口頭上的大唐、大宋等,其實並沒有真正的歷史依據,然而,當年的唐朝已然是世界數一數二的富力國家,都沒有以大自稱,這可以說明,元明清三朝曾經的顯赫實力。史冊中記載過,元明清三朝當年是世界上聞名的大國,不管是面積還是勢力,都名列前茅。所以皆國以大為前綴。

曾經日本也曾稱自己為大日本帝國,但這已經是在二戰前的事情了,那時法西斯席捲全球,各地征戰不斷,而日本只不過是學著英國而已,以此表示自己殖民地眾多,實力強大。後來這種笑話在二戰結束以後就打住了,日本也沒有再自稱大日本。所以我們知道,現在很少會有國家再在國號前加大字,這個特殊的少部分中,就有韓國。可是一個小小的亞洲半島又為什麼敢自稱為大韓民國呢?

曾經臣服我國,獨立後卻在中國面前稱“大”,面積比浙江還小

在商朝滅亡之後,為了安置好前朝的皇親國戚,所以新朝將商紂王的叔父箕子分去當時屬於中國的半島,也就是今天的韓國朝鮮一帶。又到了明朝,當時在半島稱王的李成桂向朱元璋求賜號,看到那李成桂如此誠懇,於是朱元璋就決定給他們起個好名字,他翻閱古籍,發現朝鮮這個名字非常好聽,於是就把朝鮮賜給了他們,從此,半島的國家就襲承朝鮮此名。

曾經臣服我國,獨立後卻在中國面前稱“大”,面積比浙江還小

於是很多人就發問,為何今天會共存韓國和朝鮮國?這其實也是很久的淵源了。在箕子收管半島前,半島上就有很多的大部落,其中就有韓部落。而後又到了甲午戰爭時期,被打的落花流水的清朝自顧不暇,更沒有精力去重整半島。所以半島就廢在那裡,而那時從外國遊歷回來的國王李熙,決定讓朝鮮洗心革面重整旗鼓,可能換了一個制度換了一個稱號國家就能飛快發展去和他國抗衡。所以李熙在選名字的事情上花了不少功夫,查找了很久,覺得韓這一稱呼非常大氣,畢竟之前的朝鮮依然不能再用,那麼他們就用韓。李熙當機立斷改國號為韓,為了提現他們國家的大勢,於是他就在國名前加上了大,為大韓民國,但是這國家的面積還沒我國的浙江大。雖然這只是為了平衡心理,但是也不乏為一種振奮人心的措施。一直到後來半島被日本佔領,一部分人們也還記著自己的國家信仰,直到後來在半島南部重新建立了大韓民國。

曾經臣服我國,獨立後卻在中國面前稱“大”,面積比浙江還小

想要關注更多歷史可以關注小編,風裡雨裡,小編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