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也要进军影视圈了?苹果高管现身多伦多电影节

iPhone也要进军影视圈了?苹果高管现身多伦多电影节


流媒体的时代,一切变革都只是时间问题。

千斤公子


苹果新机即将发布,果粉们翘首以盼。就在大家为发布会忙碌之时,一支苹果小分队现身第43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这是苹果高管首次参加电影节,为产品寻找合适的电影内容,这也意味着苹果将与同样前来的亚马逊的高管们进行正面交锋。

苹果一直有电影情节,确切地说是创始人乔布斯和电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乔布斯生前投资皮克斯,带领它走出低迷,使之成为最具特色和创造力的动画公司。

当我们谈起乔布斯时,不愿意把他归于商人,而是更愿意将他看成一个艺术家,他的苹果极简主义格调受到多少人追捧,他又是多少人的精神偶像?而他逝世后,他的继承人库克,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商人,虽然业绩不错,但是后续的苹果产品美学水准遭到严重质疑。不过,有一个好消息是,苹果终于要重拾电影板块。

iPhone也要进军影视圈了?苹果高管现身多伦多电影节



据悉,这一届的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共有342部影片上映,不知道苹果公司会对哪些影片青睐有加,最终能否满载而归,而又能否再创皮克斯的荣耀,我们还是静观其变吧。

苹果的影视初体验


虽然,苹果第一次以公司的名义参加电影节,但是苹果涉足影视领域的消息早已经不是新闻。

有消息称,苹果正计划在未来推出流媒体影视服务,目前已经确定投资并播出改编自艾萨克·阿西莫夫小说《基地》的电视剧,未来苹果与Netflix、Amazon等知名流媒体企业进行用户争夺,是必然趋势。

苹果与视频有一种天然的联系,随着iPhone手机镜头设计愈加精细,甚至能够和专业相机媲美,手机用户们用手机拍摄视频已经成为日常习惯。今年年初,著名导演陈可辛便用iPhone X拍摄出了感动亿万观众的短视频《三分钟》,也让更多人get到手机拍摄优秀影片的可能性。

iPhone也要进军影视圈了?苹果高管现身多伦多电影节



其实,《三分钟》并不是由iPhone拍摄的第一部知名作品,早在2015年,导演肖恩·贝克便用iPhone 5S拍摄出了片长88分钟的纪录片《橘色》,并用价值仅为8美元的FiLMiC Pro视频应用进行剪辑。因为影片内容题材新颖且拍摄工具特殊,在圣丹斯电影节一经放映,便引来各界关注。

不过,导演选择用iPhone 5S拍摄《橘色》,并非是追求什么实验性的突破,而是因为预算有限,不得已而为之。

iPhone也要进军影视圈了?苹果高管现身多伦多电影节



相比肖恩·贝克的预算考虑,陈可辛的《三分钟》更是让人看到了用iPhone拍摄高清影片的便利和节省,但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在《三分钟》影片花絮中可以看到,拍摄用的手机iPhone X被架在转接器上,用以作为运动和延时摄影的固定方案,该转换器价值就高达上万元;摇镜部分由手持云台加持;在火车头的画面,甚至用了复杂的防抖过滤架;航拍画面自然是上了无人机,而且还是大型无人机,市面上DJI无人机,约在1200美元……整个拍摄过程,林林总总加起来,有网友说出大实话——最不重要的就是那个iPhone了。

iPhone也要进军影视圈了?苹果高管现身多伦多电影节


开启流媒体时代




苹果的野心显然不是取代专业摄影设备,他要做内容,做平台。所以,苹果的高管们得去国际电影节溜一溜才行。

电影节是各大视频网站购买优质影片的一个交易平台,急需要内容填充的流媒体无疑会极为重视在电影节放映的优质作品的独家版权归属。同时,流媒体也在逐渐弥补自己在内容创作端的短板,选择优质项目进行制作和投资,成为了他们当下的一个发展趋势。

2017年,由亚马逊出品的《海边的曼彻斯特》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原创剧本奖,这也是奥斯卡第一次将小金人颁发给互联网企业。

iPhone也要进军影视圈了?苹果高管现身多伦多电影节



拥有流媒体基因的亚马逊,很早就开始在影视行业布局,并与好莱坞著名导演伍迪·艾伦等展开深入合作。

由亚马逊影业独立出品的第一部电影《摩天轮》,便是由伍迪·艾伦执导。去年,凭借《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崭露头角的提莫西·查拉梅,今年参演了伍迪·艾伦新片《纽约的一个雨天》,该片仍是由亚马逊影业出品,最近正在角逐第7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的《阴风阵阵》,也是由亚马逊影业投资,亚马逊已经深入到影视行业的深处。

iPhone也要进军影视圈了?苹果高管现身多伦多电影节



和亚马逊同台竞技的Netflix实力同样不容小觑,虽然它前脚刚被戛纳电影节封杀,后脚却又带着阿方索·卡隆的《罗马》、科恩兄弟的《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保罗·格林格拉斯执导的《七月二十二日》等参加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并与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无缝连接。

在多伦多电影节上,Netflix有七部电影,包括大卫·马肯兹执导的《无法之王》上映。

由流媒体制作或出品的电影作品活跃在各大电影节上,这让各大传统影视公司感受到了威胁。

随着流媒体的发展,传统影视渠道的播放量锐减。去年,美国影院的上座率创下19年以来的新低。人们观看影视剧的习惯正在改变,观众将更多的关注从大银幕转向小银屏,对于移动端的依赖越来越大,流媒体的话语权也在变大,流媒体时代无疑已经到来。同样,观众对流媒体的原创内容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内容是第一竞争力


流媒体最开始发展起来,内容主要依靠传统影视公司的供给。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在院线或是电视台播放完之后,流媒体才可以获得播放权,而且所要承担的版权费用极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流媒体开始转向自产自销,效果显著,不仅增加了一批忠实内容用户的拥趸,还让他们尝到了原创内容的甜头。

在我国,最开始,流媒体只是制作小成本但质量并不精良的网剧和网络大电影,靠着点击量过活。

后来,应用户的要求,网络独播作品质量逐渐提升,因为预算有限,主创将重心放在题材上的翻新和反套路剧情设计上,受到了用户的喜爱,并爆款频出,如《太子妃升职记》、《余罪》、《白夜追凶》和最近刚刚完结的《镇魂》、《延禧攻略》等,他们的热度远超传统电视节目。

网络作品制作能力逐渐增强,曾经由电视台向流媒体输送内容,转变成流媒体向电视台反输节目。

电视剧方面,搜狐视频的《他来了请闭眼》、爱奇艺的《老九门》和腾讯视频的《如果蜗牛有爱情》都因内容精良被东方卫视反购,腾讯视频的《九州天空城》也被输送到江苏卫视播放。综艺节目方面,《爱上超模》、《我们15 个》等多档节目也被电视台反购,让观众看到了网综和网剧的创造力。

iPhone也要进军影视圈了?苹果高管现身多伦多电影节



由于流媒体受众基数大,观众对内容的需求也极大,而且追求内容更新的及时性。因此,流媒体对于院线电影的窗口期限定时间越来越短,以前是90天,后来逐渐被缩短到两个星期,再后来开始提出“零窗口期”的要求,这无疑挑战了影院的独家经营权。

前不久,一款名为“移动电影院”的手机APP上线,它号称直接在移动端上实现院线电影同步看。不过据相关报道,该APP并未获得电影局的审批,而且接二连三被片方要求下片。

虽然该APP受到限制,但是可以看到,流媒体对影片“零窗口期”的诉求越来越强烈,传统影视作品播放渠道受到挑战。

当前,无论是亚马逊、Netflix还是国内的BAT旗下的视频平台,它们都在追求原创内容,通过独创、专属内容来获得观众,这其中“内容”是他们的第一竞争力。

后续,流媒体和传统影视剧播放渠道的竞争,也将主要聚焦在“内容”争夺上,想要获得观众的“眼球”,还是要打造好自身的内容。未来会有怎样的变革,我们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