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天生就「熊」嗎?背後的原因讓人深思

前幾天有好友找君君訴苦,她三歲多的孩子平時在家懂事又乖巧,可是上次有客人來家裡,孩子就一直調皮搗蛋,發揮自己的"熊孩子"屬性:一會兒把看電視音量調的很大、一會兒把玩具扔的到處都是、一會兒又吵著要吃平時禁止他吃的垃圾食品…

朋友沒有辦法,礙於客人在場,只得滿足孩子的不可合理要求,這件事之後,朋友很是納悶,為什麼孩子非要在有客人的情況下表現出自己的 "熊"屬性呢?

熊孩子天生就“熊”嗎?背後的原因讓人深思

家裡來了客人,我們跟對方一起談天說地,一說到了興致上,往往就會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孩子的那些"熊舉動"其實是在努力引起我們的注意,得到我們的關注。

柴靜有本書叫《看見》:看見自己,看見對方。很多時候,我們只看到了孩子在的"熊"行為,卻沒有看孩子"熊"的原因。

孩子做出平時他不會做的"熊"舉動,其實是他在被冷漠對待後,內心渴望關注而採取的一個策略。

熊孩子天生就“熊”嗎?背後的原因讓人深思

在很多人眼裡,陪伴孩子只是一種形式,和孩子呆在同一個空間,就算是陪伴孩子了。殊不知,孩子需要的是用心,孩子的"熊行為"都是因為他有未被滿足的要求,比如需要愛,需要關注。

當孩子發出很多次"求關注"的信號都得不到回應的時候,他們就只能通過哭、鬧、不合理要求等行為來表示自己的不滿。

熊孩子天生就“熊”嗎?背後的原因讓人深思

如果我們經常陪著孩子一起玩,孩子就會逐漸收起他的"熊屬性",當我們把孩子放在心上,瞭解他內心的需求,讓他知道家人都是愛他的。孩子內心的需求得到滿足了,自然就不會無理取鬧了。

那到底怎樣滿足孩子的內心需求呢?我們應該如何瞭解孩子的內心,並且規避"熊"行為的發生呢?

熊孩子天生就“熊”嗎?背後的原因讓人深思

傾聽孩子

有些爸媽對孩子的態度是敷衍應付,希望一個手機或一包零食就把孩子打發掉,殊不知,孩子最需要的不是手機和零食,而是家人高質量的陪伴。

當孩子講述他在學校發生的趣事,或是他今天學到的新知識,我們只需要用心的去傾聽,讓孩子感覺他是被關注的。

熊孩子天生就“熊”嗎?背後的原因讓人深思

接納孩子的情緒

哭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宣洩,是一種能量的流動,如果我們忽略孩子的感受,只一味的批評孩子,只會把孩子越推越遠。

當孩子為了引起我們的注意而哭鬧的時候,我們應該首先考慮我們的行為是否傷了孩子的心。不要因為忙就忽略孩子,讓孩子感受到我們對他的愛與接納。

熊孩子天生就“熊”嗎?背後的原因讓人深思

先處理情緒,再解決問題

如果孩子因為自己的需求沒能得到滿足而大吵大鬧的時候,我們千萬不能"以暴制暴",企圖以自己的氣勢去鎮壓孩子的情緒。

我們先要處理情緒,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忽略了你,先平息雙方的情緒,再想辦法解決問題,比如下次有客人來時,讓他來當"小主人",調動孩子的積極情緒,再解決問題。

熊孩子天生就“熊”嗎?背後的原因讓人深思

其實孩子真正需要陪伴和關注的時間就是那麼幾年,隨著年齡的增長、學業的壓力、青春期的叛逆,孩子與家人在一起的時間只會越來越少…

但願每個父母,都能騰出一點時間,傾聽孩子內心的感受,讓每棵種子都能開出獨一無二的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