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關於汽車潤滑油使用的誤區,這些你必須要知道!

汽車越來越普及了,但許多車主對車輛的養護知識還是十分的匱乏;小胖專門為大家整理這些機油使用時常見的誤區。

其實,關於汽車潤滑油使用的誤區,這些你必須要知道!

誤區一、便宜的潤滑油能省錢

有不少車主以為使用便宜的機油就能省錢,其實他們忽視機油的耐用度,也就是不同品類的機油使用壽命是不一樣的。

一般地說,礦物機油相對便宜,但添加礦物機油的汽車在行駛5000km時,機油已經接近失效了,就必須更換,而全合成機油(譬如龍蟠SONIC9000 SN全合成系列)則可以使用10000-15000km。

因此,不是使用便宜機油就能省錢。

誤區二、盲目選擇潤滑油

潤滑油起著潤滑、冷卻、清潔和密封的作用。潤滑油質量的好壞,直接關係到發動機使用壽命的長短,因此不要盲目選擇發動機機油。

新型汽車對潤滑油要求十分嚴格,選用什麼樣的機油,何時更換、如何更換等可以諮詢店鋪客服或者小胖。

誤區三、混合使用發動機潤滑油

各種潤滑油,其基礎油除粘度等級不同外其餘都是一樣的,區別只在於其添加成分的品種和數量。因此一般根據添加成分的品種和數量來劃分潤滑油品種和質量等級。

添加劑種類不同的潤滑油不能混合使用,否則就可能使油中的添加劑發生化學反應,損害潤滑油應有的效果。

誤區四、國產車盲目使用進口機油

有些車主認為進口機油一定比國產機油好,因此在國產車特別是新車上使用進口機油。殊不知,這樣做往往得不償失,會有許多弊病。例如,進口機油大都粘度較低,不能適應國產車對機油粘度的要求。

加上國產發動機各種配合部件的材料受熱膨脹係數及配合間隙較進口車大,而且大多數國產車發動機沒有裝置機油散熱器,若盲目採用進口機油,會因發動機在正常工作溫度下機油過稀使油壓偏低,甚至達不到規定的工作壓力,不能滿足正常潤滑的需要,使發動機的磨損加劇。

誤區五、加註潤滑油寧多勿少

發動機潤滑油過少的危害是大家所共知的。因此有些車主怕缺油燒瓦,認為多加潤滑油總比少加好,因此,常常不按規定加油,使潤滑油超過標準。

其實潤滑油過多有許多危害:

⑴汽車行駛時曲軸攪動,使機油產生泡沫並變質,增加曲軸轉動阻力,因此不僅會增加發動機油耗,而且還會降低發動機功率。

⑵由於機油從汽缸壁上竄到燃燒室燃燒增多,使機油消耗量增加。

⑶加速了燃燒室積炭的形成,使發動機易產生爆燃現象。

因此,發動機機油寧多勿少是誤區,一般油平面應保持在略低於油尺上刻度為宜,油麵過高會適得其反。

其實,關於汽車潤滑油使用的誤區,這些你必須要知道!

誤區六、機油發黑就是機油變質

發動機機油是在較苛刻的高溫條件下工作,容易氧化變質,產生酸性物質併疊合成高分子沉積物,以致破壞潤滑。另外,燃燒的廢氣竄入曲軸箱也會促使機油氧化變質。

因此,使用一定時間後,機油通常會發黑變質,失去其應有的潤滑作用。但隨著潤滑油質量的不斷提高,特別是稠化機油的推廣使用,機油變黑並不一定意味著機油變質。這是因為稠化機油中加入的潔淨分散劑使機件上的沉積物分散於油中,使機油顏色變黑。是否變質,應進行各項指標的化驗,實行定期按質換油,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誤區七、潤滑油粘度越高越好

為了防止運動零件間接觸面磨損,潤滑油必須有足夠的粘度,以便在各種運轉溫度下,都能在運動零件間形成油膜。但潤滑油的粘度不得高於影響發動機啟動的程度,並要求在持續運轉條件下產生的摩擦最小。使用粘度過大的潤滑油會增加機件的磨損,這是因為:

⑴發動機潤滑油粘度過大,流動緩慢、上流慢、油壓雖高,但潤滑油通過量不多,不能及時補充到摩擦表面。

⑵由於潤滑油粘度大,機件摩擦表面間的摩擦力增大,為克服增大的摩擦力,要多消耗燃料,同時也降低了發動機的輸出功率。

⑶潤滑油粘度大,油的循環速度也就慢,其冷卻與散熱效果就差,易使發動機過熱。

⑷由於潤滑油循環速度慢,通過潤滑油濾清器的次數就少,難以及時將磨損下來的金屬末屑、炭粒、塵埃從摩擦表面中清洗出去。

因此,不要使用粘度過大的發動機潤滑油,更不能認為粘度越大越好。在保證潤滑的條件下,根據使用時的氣溫範圍,儘可能選用粘度小的潤滑油。但對磨損已比較嚴重、間隙已比較大的發動機,可適當選用粘度稍大的潤滑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