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負得正的人生奧義書》:其實你真的很平凡

《負負得正的人生奧義書》是作者用反成功學的角度來看的人生,話不糙理也不糙。

《負負得正的人生奧義書》:其實你真的很平凡


用負能量的方式讓人看清現實是作者擅長的,雖然一開始你可能以為這本書只是在搞笑,像微博上的段子一樣,看一眼就過了。

慢慢的卻越講越深,從表面的現象說到了社會的規則、人生的規則、人的幻想與現實的差距,到這時候,才覺得他終於開始說出那些很喪的段子底下到底有些什麼東西。

為什麼有人看到一些段子會形成大量的轉發,不是因為他們表面上認同這個觀點,而是在深層的心理上戳中了某些需求與真實,雖然在他們轉發的時候並沒有意識到。

負能量是被忽視的能量,不能用於傳播到能量,因為這樣會給你建設出不好的形象。所以,人們都偏愛正能量,你要想到好的東西,才會把好的東西往你的方向吸引。

但無論是正能量還是負能量,都是從心底流露出來的能量,為什麼要對其中一方視而不見呢?難道是因為負能量讓你不開心嗎?怎麼可能,負能量明明就來自你的生活本身啊。

不要急著對湧出的負能量救火、消滅,與它共處和接納的時候,你才能發現被你忽視的生活真相。

人生不光有成功的,每個人都成功又不是烏托邦,怎麼可能。難道不成功的人就不要面對人生了嗎?如果一直被成功學綁住的話,因此始終對生活飽含著一種失敗的憤怒,就能過得更好麼?

成功學會說很多努力、心靈的話,都是不建立在任何的資源、能力和背景要求之上的。為啥?因為有這些要求就會讓人發現門檻,從而退卻,那樣客戶不就變少了麼,為了不讓門檻阻礙人們相信它,所以才沒有門檻。

人太愛聽成功的故事了,市面上總是很多,但失敗的人更多,他們的故事卻很少人述說。大概是沒人想追求失敗吧。

我記得在大學時看過一個21天不抱怨的活動,意思是“抱怨是個壞習慣,但21天可以養成一個習慣,讓我們不抱怨21天養成一個好習慣吧”。

抱怨是壞習慣嗎?人過得好好的,沒事幹嘛抱怨呢,專注給自己找不痛快麼?抱怨是一種說出事實的方式,不是因為抱怨產生問題,而是問題產生抱怨。人們討厭抱怨的原因大多是因為這樣打破了他們心中的完美世界。

但事實不會因為忽視就不存在,不會因為不抱怨而不存在。方法並不是消滅抱怨,而是去改變讓你抱怨的事。解決抱怨只是消除抱怨這個行為就太表面了,在想抱怨的時候硬撐著說“我不該抱怨”是什麼內功心法麼。

玻璃心是個很有意思的議題,通常是說這個人的情感和意志比較脆弱,容易崩潰。

但在書裡,玻璃心是個維護自己也不懂的體制,無法說出別人觀點對與錯的意義,只會用崩潰的碎片扎傷別人的人。

這實在是很準確,因為在網絡時代經常可以看到人的罵戰,但看其原因可能什麼都沒有,只是容不得別人對其偶像的一言兩語,像是蒙著眼睛的鬥士一樣。他們好像以為維護偶像就能變得不凡,但喧囂落盡,瀰漫在他們身上的空虛感難道偶像還會一個個安慰麼。

“當人們告訴你要“做自己”時,其實他想說的是:只有成功了,你才是自己。否則你的“做自己”,不過是沉淪的藉口罷了。

因此在正能量的強光不間斷地照耀之下,我們會發現自己黑暗的倒影,被越拉越長……直到某一天將我們吞噬。

當你沮喪難過、悲傷無助時,就別再接收那些正能量了。你必須看清這世間的真相,開始學習對自己的條件充分認命。 ”

看電視劇裡一堆嘴炮然後主角就逆襲了,好像他就這樣走上人生巔峰了,實在很爽。但在現實裡,光嘴炮是沒有用的啊,對不對?不做事怎麼認出價值呢。

只有在你做成了一件事的時候,人們才有點空閒來評評你當時究竟是不是嘴炮。你平凡不是因為你懷才不遇,而是可能因為沒有才。不是一定要大成功才是做事,完成也是一種態度。

在社會上怎麼能擺脫資源去談成功呢,這可能是個壞毛病,也可能是一面黑鏡。心智不堅定的人總會隨著浪潮左搖右擺,引起浪潮的人成功了,而追隨的人被成為韭菜,還要維護非韭菜之名。這很矛盾,其實作者也很矛盾。其實,讀完這本書也沒有什麼結論,只是感覺有些迷霧被撥開了。

“你被那些罐頭的香氣吸引,聞不到人生的臭味,結果像中毒一樣每天都催眠自己要努力、要成長、要認真,幻想有一天能開到一個絕世好罐,一舉改變你的人生。

人要是傻,就不要隨便吃罐頭了,會讓人家發現你真的是傻,爭相要來賣你罐頭。

人生就是人生。有錢的人好過些,沒錢的人難過些;長得漂亮的人好過些,長得醜的人難過些。爸媽有努力,你就可以少努力一點;爸媽沒努力,你就要自己多努力。

人生就這些道理,剩下的罐頭道理都是要賺你的錢而已。”

書名:負負得正的人生奧義書

ISBN:9787539994420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