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出身不能選擇,但道路可以選擇

安東尼·羅賓說:一個人目前的處境 ,正是個人信念的真實寫照。

你認為自己是怎樣的人,你就會成為怎樣的人,過怎樣的生活。也就是說你在人生中對自己的定位,也就定位了你的生活狀況。你認為自己只能靠乞討生活,你就註定會成為一個乞丐;而你認為自己有能力,能成就偉業,你就會成為一個出類拔萃的人。

其實,人的整個生命過程一直都在複製我們心中的理想圖景,一直都在複製我們心中為自己描繪的畫像。沒有哪一個人會超越他的自我評價。如果一個天才相信他會變成一個侏儒,並且他一直這麼想,那麼他就真的成為一個侏儒。一個人目前的整體能力是不是很強,這一點倒不大重要,因為他的自我評估將決定他的努力結果,將決定他是否能取得成功。

記得有次聽一位教授的演講:“我們家原本就很窮,父親突然去世後,撫養我們兄妹五人的重擔全落在了體弱多病的母親身上。那幾天母親都悒悒不樂,每天都用憂鬱的眼光看著我們兄妹,時常偷偷的落淚。我們都還太小,不能體諒母親的難處,只是整天嚷著肚子餓。但母親以病弱的身體又如何能掙錢養活我們呢?那天,當我餓得實在受不了,對母親說我餓時,母親卻打了我一耳光,隨即又緊抱住我的頭痛哭。那時我太小,不明事理,不瞭解母親所承受的心理壓力。但晚上母親就自殺了……

“她是因為貧窮!是因為覺得養不活我們眾多子女,不能幫助到我們才絕望的呀!”

隨後他跪在了講臺上,高舉著雙手,哭喊著:“貧窮不是罪過!我要成功!我要不辜負我的母親!”

這段情景直到今天還像一柄大錘一樣沉重地擊打在我的神經上,以至我都不敢去回想。

當然我並沒有他這樣的遭遇。在那貧窮的年代,大家都很貧窮,我節儉的母親總是能省就省,我清楚地記得,我上學時總是穿著有補丁的衣服,看著同學揹著商店裡買的黃書包,我總是將母親給我做的老土的藍布書包不好意思地掩藏起來。我多想母親給我也買一個黃書包啊,但我不好意思出口,不想給家裡添負擔。

那時我們住的大院裡有一位著名的將軍,惟有他家有一臺9寸黑白電視,我們一群小孩想看電視時,總在他家門前轉悠,於是好心的老紅軍爺爺就熱情地叫我們進去。大院裡還有一位華僑的公子,每天都有一些漂亮的女孩圍在他身邊,聽人說他擦屁股都是用10元的人民幣,我們羨慕死他了。我總在想,為什麼別人家有電視,我們家沒有呢?為什麼別人能用10元的人民幣擦屁股,而我連買一個書包的幾塊錢都沒有呢?在我幼小的心田裡就留下了人是不平等的印象。

來深圳後,這種印象更強烈了。記得初來深圳時,由於連續幾天都沒有找到工作,心情煩悶,於是和一位朋友決定去歌舞廳坐坐。那時我在內地月收入不足幾百元,內地歌舞廳門票一般是5塊錢,我們想充其量也就是10元一張。當我們隨著人流進入電梯,上到上海賓館頂層的歌舞廳時,發現門票居然要30元一張,而我們兩人總共才帶了50元,於是慌忙對迎賓小姐說:“我們沒帶夠錢,回去拿了再來。”小姐說:“沒關係。你們先進去一位,有一位回去拿錢就行了。”我們連忙說:“不用了。我們一起回去拿。”當我們回頭走到電梯門前時,卻傻了眼——我倆都不懂坐電梯。這時小姐發現了我倆的尷尬,微笑著走過來,幫我倆按開了電梯門。當時我真恨不得有個地洞一頭鑽進去。

我想起美國有部電影叫《逃出生天》,當我倆狼狽地逃出上海賓館時,我真有一種逃出生天的感覺。貧窮的我倆只好找了一片草地坐下來,我們感慨著自己的卑微,感慨著人與人的不平等,最後我倆擊掌明誓:一定要在深圳混出個名堂(我那位同伴現在已是深圳某集團公司的總經理)。

一個人無論現在的處境如何惡劣都不可恥,可恥的是你接受了這種處境。我們現在貧窮、低微,這並不可恥,可恥的是我們接受了這種卑微,而不力求改變。

人的出身不能選擇,但道路可以選擇!我們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選擇生活道路、生活方式,起碼可以通過我們的努力加以改善。

我們不能因為出身的劣勢,而放棄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人的出身不能選擇,但道路可以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