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原礦紫砂壺


如何選擇原礦紫砂壺


我們在擁有自己的鑑賞標準的同時,也就獲得了選擇紫砂茶壺的自由,選用紫砂壺,參照上述幾條標準還需要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而定。茶壺的好壞和其價位一般來說是成正比的。壺藝愛好者和收藏家,擁有較強的經濟實力,收藏名家和稀貴壺(即具有文物歷史收藏價值的),其標準自然和一般選用不同。一般選用,要注意以下幾點:

1.看造型、外觀。不論是什麼形狀的茶壺,要注意嘴、把、體的均衡,最要緊的是自己要認同,滿意或者接受。因為自己的選擇,即使是參考了別人的意見,也無例外的包容了你的審美觀點和態度。如果在擁有一定數量藏品時,就會在泥色的變化,造型的類別變化上有擴展地選擇。

2.看質地。其顏色不管是哪種泥色,要溫潤,這種溫潤感覺往往多有共識,即好看的,大家一致認為舒服。有的色彩一看就是死色不活,或差一點點,即燒高几度或低幾度就好了。如靠人為加工打磨拋光,或用皮革油擦出來就不可取.胎骨要適宜養壺,新壺本身無異味,有帶鞋油等味的皆不可取,當然要查一下有沒有毛病疵點,包括蓋子內外子口,壺裡壺外,尤其重要的是壺嘴內的暢通及壺身相接處的內孔是否阻水。

3.看功能。注意出水的流暢與否,流不流“口水”(認真講,有很多作者對流涎水之嘴做過研究試驗,各有自己一套經驗之談,但要講有絕對把握還很難說,故只能有基本要求,不要苛求為好)。壺蓋緊密不緊密,傾倒時有無落帽之憂。


如何選擇原礦紫砂壺


從目前的紫砂市場情況看,全手工的茶壺遠比模具成型的茶壺更具工藝性。對於壺藝愛好者,收藏家或有經濟實力預購特種工藝茶壺的人來說,要注意手工製作和模具製作的區別,要注意製作者的水準與所制壺的整體質量。這也是選壺時要注意的。全手工製作的圓壺,因為是採用打泥片的成型法,只有一道泥接頭,故在壺身的裝把處有一條並不明顯的豎的接線,不細心觀察就看不易出,而用模具製作燒造出來的壺,在壺嘴和壺把處各有略明顯的一條接縫。這種接縫不論在燒造前如何用刀修平,出爐後均會從裡向外顯現出來。要說明的是,一些異形複雜的壺,藉助模具作雛形,這是屬技術發展的進步。對模型的應用也不能絕對化,生搬硬套地作賞壺的唯一標準,否則又要鑽牛角尖裡去。歷史作品沒有模子,全是手工的,連最普同的日用品,也是用全手工製作的。模型的使用應該說對紫砂壺的造型準確起到了規範的作用。不過應該肯定製作技藝水平的高低,倒在於有沒有手工製作技能,如果只能用模製作,這說明製作者技藝低下,故現在論壺藝的標準在於製作者的實際水平檔次,這個檔次又不全等於個人的職稱,又不等於全憑廣告宣傳亂吹擂的“大師、奇才、神手、名人、名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