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一帶一路」大市場 打造資金融通大動脈

深耕“一带一路”大市场 打造资金融通大动脉

建設中的西安高新區錦業路超高層建築群,將成為西安乃至陝西重要的金融資本、機構、人才聚集區。 本報記者 李念攝

深耕“一带一路”大市场 打造资金融通大动脉

PPP模式助推連接我省韓城市與山西省河津市的禹門口黃河公路大橋加快建設,讓陝西建設關中平原城市群和“一帶一路”向西開放有力支點獲得重要支撐。 本報通訊員 焦養忠攝

廣袤的歐亞大陸上,資金融通始終是暢通經濟走廊的重要力量。

在大唐西市博物館裡,一枚枚來自古波斯、古羅馬的金幣、銀幣讓人目不暇接。這些古錢幣印證著千年前古絲綢之路上商旅輻輳、貿易繁榮的情景。如今,時代更迭,繁榮更盛。“一帶一路”上的重要支點陝西活力迸發,“一帶一路”上的陝西金融形象熠熠生輝。

開放發展促進貿易興盛。“一帶一路”向西開放的機遇,讓古絲綢之路的起點陝西打通對外貿易新通道,加速建設對外開放新格局。

貿易繁榮激活金融市場。“長安號”國際班列、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自貿試驗區不斷釋放陝西“門戶經濟”新優勢,助推銀行、基金、保險、融資租賃等行業蓬勃發展。

資金融通加速區域發展。越來越多的金融資源在陝聚集、融通,一股股金融活水澆灌著陝西省內外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產業之花。

如今,致力於打造“一帶一路”核心區的陝西,踐行國家使命,服務地方發展,加快建設絲綢之路金融中心,讓金融血液為“一帶一路”源源不斷注入發展新動能。

把握新時代新機遇

陝西金融業不斷蓄勢

金融是加速資源要素流動、促進區域繁榮發展的重要力量。“一帶一路”倡議推進實施5年來,資金融通助推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讓“一帶一路”建設加速造福沿線國家和地區。在陝西,金融為這個古絲綢之路起點省份插上經濟騰飛之翼,助推陝西加快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

從“一帶一路”倡議中的“五通”構想,到陝西加快建設“一帶一路”上“五大中心”的生動實踐,陝西金融業正迎來新的時代機遇,陝西金融業期待為“一帶一路”貢獻更多力量。

建設絲綢之路金融中心,陝西有資源和產業的重要支撐——

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全部進駐,47家上市公司不斷探索融資新渠道,160家新三板企業成為行業新興力量……陝西金融產業和資本市場正快速發展。國家能源接續地、電子信息產業重要基地、連年快速增長的進出口貿易,為陝西金融與產業互動構建了良好基礎。陝西軍工資源、科教資源、文化資源富集,為金融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天地。

建設絲綢之路金融中心,陝西已形成基本的空間佈局——

在位於西安滻灞生態區的西安金融商務區,綠色金融、基金產業、離岸金融、金融要素市場等正成為重要的探索方向。在西鹹新區能源金融貿易區,“築巢”已取得階段性進展,下一步將聚焦“引鳳”,持續推進西北能源金融中心建設。在西安高新科技金融示範區,科技與金融的合作正催生出越來越強的產業創新力量。還有西安曲江文化金融示範區、楊凌農村金融改革試驗示範區……一個個各具特色、快速成長的金融產業聚集區將成為區域經濟發展強勁動力。

建設絲綢之路金融中心,自貿試驗區正成為重要的金融創新平臺——

2017年11月,招商銀行西安高新科技支行通過招商銀行總行自主研發的區塊鏈直聯跨境支付應用技術,成功完成一筆美元跨境支付業務,讓跨境外幣資金實現“秒級”傳輸。這也是陝西自貿試驗區內首單區塊鏈跨境支付業務。除此之外,陝西自貿試驗區還積極探索投融資便利化、創新徵信服務新模式、文化企業股權融資等金融創新舉措,讓金融業在改革的“試驗田”裡更好地服務產業發展。

如今,金融業增加值達到1300億元的陝西,正迎來發展的新契機。

陝西傳統金融業不斷蓄積發展勢能。截至2018年6月末,陝西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超過4萬億元,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達2.9萬億元,分別較2013年末增長48%和63%。

陝西新金融產業不斷拓寬金融服務領域。近年來,融資租賃、商業保理、資產交易等新金融產業不斷湧現。全省融資租賃企業數量由2014年的7家,增加到2017年年底的90家;註冊資本也由2014年的17億元,迅速增長到2017年年底的337億元。

在“一帶一路”、自貿試驗區、關中平原城市群等機遇的帶動下,陝西金融業也如向陽花木,茁壯成長。

金融創新持續發力

金融力量不斷匯聚

在位於西安國際港務區的中西部陸港金融小鎮,一年有730億元的大宗商品現貨電子化交易在此完成。來自新疆、陝西等地的鋁錠通過這裡的交易平臺走向全國,從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國進口的陰極銅也藉助這一平臺銷往全國各地。

金融這一促進資源要素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的重要力量,正在區域發展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處於古絲綢之路起點並致力於打造“一帶一路”核心區的陝西,搶抓歷史機遇,加快建設絲綢之路金融中心。

建設絲綢之路金融中心,陝西頂層設計不斷細化。

從最初的打造“一帶一路”上的區域金融中心,到如今的建設絲綢之路金融中心,陝西不斷梳理自身優勢,明確發展定位;從省級層面的建設絲綢之路金融中心,到西安市建設絲路國際金融中心,再到西安高新區建設絲路國際金融中心核心區,陝西發力目標不斷聚焦,相關舉措不斷細化。2018年6月12日,西安高新區發佈《西安絲路國際金融中心核心區發展規劃》,西安高新區南部區域將建設西部地區超高層地標建築集群——未來之瞳。以絲路金融創新資源和全球創新企業總部為吸引目標的“未來之瞳”,也將成為陝西絲綢之路金融中心的“未來之瞳”。

建設絲綢之路金融中心,陝西金融力量不斷匯聚。

5年來,陝西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產業活力競相迸發,金融資本、機構、人才不斷匯聚。如今陝西首家民營銀行正在積極籌備中,陝西第6家外資銀行富邦華一銀行西安分行獲批籌建,今年新申請入陝的外資保險機構華泰人壽陝西分公司正在籌建……陝西還持續加大外資機構引進力度,推動相關外資法人銀行業機構來陝交流,爭取有意向的銀行入駐陝西。同時,陝西將爭取境內外金融機構區域總部、功能性總部入駐陝西,加快機構、人才聚集。

建設絲綢之路金融中心,陝西金融業務不斷拓展。

在企業加快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背景下,陝西積極支持企業開展跨境融資,解決融資難題、降低融資成本。自2016年5月至今,國家外匯管理局陝西省分局共辦理外債簽約登記209筆,幫助企業跨境融資96.8億美元。與此同時,在防範履約風險的前提下,國家外匯管理局陝西省分局拓展內保外貸業務,支持企業在境外健康持續發展。截至2018年7月末,共辦理內保外貸業務14筆,幫助境外關聯企業融資10.5億美元。同時,陝西還鼓勵金融機構圍繞陝西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農業、科技等領域產能合作,創新金融產品與服務,促進與沿線國家的區域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

建設絲綢之路金融中心,陝西金融創新持續發力。

2018年7月24日,中國銀行陝西省分行為力成半導體(西安)有限公司成功辦理了首單資本項目收入支付審核便利化試點業務。該試點允許陝西自貿試驗區試點企業對資本項目收入實行“先付後審”,大大減少結匯支付審批環節,有效節約了企業辦理時間和資金在途成本。未來,陝西將依託自貿試驗區優勢,加大金融創新力度,加快融資租賃、商業保理改革創新步伐,爭取國家在陝西開展自由貿易賬戶試點,持續提升金融開放水平。

暢通金融大動脈

助推“一帶一路”建設

6月25日,在國家外匯管理局陝西省分局的支持下,通過內保外貸業務,隆基股份馬來西亞生產基地的二期建設項目成功獲得總額2億美元、期限5年的項目貸款。緊接著,7月19日,隆基股份發佈公告,其子公司與美國某公司簽訂了6億美元的光伏組件銷售合同。這些光伏組件的供貨正是由隆基股份設在馬來西亞的生產基地來完成。該筆項目貸款的落地為供貨合同的履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從獲得項目貸款,到生產基地建設,再到簽訂供貨合同與合同履行,金融助推陝西光伏企業加快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佈局,分享“一帶一路”建設的紅利。獲得金融支持的不只是隆基股份,5年來,陝西主動將金融活水引向“一帶一路”,從政策、區域、產業、企業各個層面給予支持,讓金融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浪潮中。

陝西積極出臺並推動金融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的政策落地,讓金融資源更主動地流向“一帶一路”。

5年來,《關於金融支持陝西省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建設的指導意見》《金融服務中國(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意見》《中國人民銀行西安分行關於金融支持大西安建設的指導意見》等政策相繼出臺。這些政策措施助推金融與項目一同“走出去”,在“一帶一路”上落地生根。截至今年7月底,陝西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累計對外投資達11.4億美元。

陝西以大西安、關中平原城市群建設為抓手,推動金融支持相關區域發展,構築“一帶一路”向西開放有力支點。

在大西安的建設中,資金投放持續發力。截至2018年6月末,大西安區域內各項貸款餘額達1.9萬億元,較年初增加1700多億元,同比增長12.69%。在關中平原城市群建設中,金融創新持續推進。韓城市藉助PPP模式推進禹門口黃河公路大橋建設,地方政府用6600萬元財政資金撬動了總投資達8.5億元的項目,從而加速這座連接我省韓城市與山西省河津市的大橋早日通車。

陝西藉助跨境人民幣業務,積極推動全省特色產業和企業“走出去”。

2018年4月,“通絲路”陝西跨境電子商務人民幣結算平臺正式上線。藉助中國銀行在全球52個國家和地區設立的600多家分支機構,以及“一帶一路”沿線500餘家金融機構的代理行,“通絲路”為“走出去”企業提供物流通關、檢驗檢疫、出口信保、貿易融資等一站式金融創新服務。截至2018年6月末,陝西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達2258億元,涉及國內2898家企業、31家境內銀行的230家分支機構、境外1748家銀行,輻射114個國家和地區。

在金融支持陝西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陝西的金融力量愈發凸顯;在金融創新服務輻射“一帶一路”的過程中,陝西金融形象愈發熠熠生輝。

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處於中國地理版圖幾何中心的陝西,如今乘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歷史機遇,加快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加快推進絲綢之路金融中心建設,不斷釋放金融力量,為“一帶一路”注入源源不斷的發展動能。(記者 高振博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