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做好“三防”,“吃三白”,“喝三茶”,秋冬少生病!

立秋已过,正处于夏末秋初之时,此时,是养生的一个关键期!

如果,在此时,做好身体的保护工作,则有利于秋冬健康,可少生病!

那么,夏末秋初,该如何养生呢?

一起来看看吧!

夏末秋初,做好“三防”,“吃三白”,“喝三茶”,秋冬少生病!

夏末秋初,要做好“三防”,更健康

夏末秋初,湿、热、燥并重,此时,要做好“三防”:

一防热

立秋后,还有一伏,此时,要警惕“秋老虎”肆孽,要注意“防热”!

“秋老虎”,会出现“热死牛”的闷热天气,秋老虎的到来,会带来闷热天气!

“秋后一伏热死人”,此时节,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一旦出现“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温,注意放热病。

夏末秋初,做好“三防”,“吃三白”,“喝三茶”,秋冬少生病!

二防湿

立秋之后,自然界,进入了“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

盛夏余热未消,气温仍然很高。

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交蒸为特点。

所以,此时,还要注意防湿气。

夏末秋初,做好“三防”,“吃三白”,“喝三茶”,秋冬少生病!

三防燥

秋季的特点,就是“燥”!

被秋燥所伤,会产生鼻孔、皮肤、毛发干燥,而且还有小便色黄、大便干结等情况。

所以,此时,要助于防秋燥。

夏末秋初,做好“三防”,“吃三白”,“喝三茶”,秋冬少生病!

夏末秋初,“喝三茶”,秋冬少生病!

立秋之后,想要做好“三防”,不妨喝三茶,可以很好的对抗“湿、热、燥”!

防“热”,喝紫苏陈皮茶,防暑降温

材料:紫苏叶、陈皮、生姜、冰糖

做法:

1、紫苏叶洗净,陈皮洗净,备用;

2、生姜洗净,切片,备用;

3、紫苏叶、陈皮,以3:1比例,加三两片姜,入水同煮。

4、待水沸后,可根据各人的口味,再放入一两块冰糖,待凉后即可饮用。

紫苏叶有很强的发汗能力,在夏末秋初,预防秋老虎,紫苏叶泡水,可解暑、祛湿、开胃,更可以预防风寒感冒。

陈皮,温胃散寒、理气健脾,生姜亦可散寒,三者搭配,有助于解暑降温,防热,助力身体健康。

夏末秋初,做好“三防”,“吃三白”,“喝三茶”,秋冬少生病!

防“湿”,喝蒲公英砂仁茶,祛湿热

做法:

1、蒲公英、马齿苋,洗净,切段,烘干,碾碎,备用;

2、薏苡仁、赤小豆,炒熟,碾碎,备用;

3、栀子、砂仁、茯苓、山药、甘草,烘干后,碾碎,备用;

4、绿豆、黑豆、芡实、陈皮,碾碎,备用;

5、百合、干姜、冬瓜皮、淡竹叶、桔梗、人参,洗净,烘干,碾碎,备用;

6、金银花、菊花、紫苏叶、荷叶,洗净,烘干,碾碎,备用;

7、取蒲公英、薏苡仁、栀子各0.3g;砂仁、赤小豆、茯苓、山药、甘草、绿豆、葛根、黑豆、百合各0.2g;干姜、芡实、冬瓜皮、淡竹叶、马齿苋、陈皮、桔梗、荷叶、人参、金银花、菊花、紫苏叶各0.1g,做成一个茶包,即可!

夏末秋初,做好“三防”,“吃三白”,“喝三茶”,秋冬少生病!

以上24种食材,具有健脾、利湿、排毒的功效,其中:

蒲公英,泻火除湿,改善湿热所导致的恶心、舌苔发黄,红肿痘痘等。

砂仁,善于化湿行气,用于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证,为醒脾和胃的良药。

薏苡仁,健脾益胃,补肺清热。马齿苋清热祛湿。

芡实健脾祛湿、固肾止泻。冬瓜皮,利尿消肿、清热祛暑。

夏末秋初,做好“三防”,“吃三白”,“喝三茶”,秋冬少生病!

防“燥”,喝人参百合玉竹茶,润燥、安神

材料:人参、百合、玉竹,蒲公英,苦荞

做法:

1、人参烘干,切片,磨碎,备用;

2、百合烘干,磨碎,备用;

3、玉竹根将去须子,洗净,烘干,切莫,磨碎,备用;

4、蒲公英根洗净,切段,烘干,磨碎,备用;

5、苦荞洗净,烘干,磨碎,备用;

6、取人参、百合、玉竹、蒲公英根、苦荞,按照1:1:2:2:4的比例,做成茶即可。

夏末秋初,做好“三防”,“吃三白”,“喝三茶”,秋冬少生病!

人参,滋阴补生,扶正固本,含有人参皂甘,强心气、补肺气。

百合,养阴润肺,养心安神,增强抵抗力。

玉竹,味甘多脂,滋阴润肺,生津止渴,是对抗秋燥之佳品。

苦荞,清热降火、降压、改善微循环。

蒲公英,清热去火,性质微寒,可改善人参滋补容易上火的问题。

五种搭配在一起, 滋阴润燥,养心安神,是秋季对抗秋燥不错的饮品。

夏末秋初,做好“三防”,“吃三白”,“喝三茶”,秋冬少生病!

夏末秋初,“吃三白”,秋冬少生病!

夏末秋初,易调脾胃,进补养身体,此时,不妨多吃“三白”

1、吃白莲藕,养阴清热

“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

秋令时节,鲜藕上市,多吃点白莲藕,能起到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

对老年人来说,藕更是补养脾胃的好食材。

莲藕生食,能清热润肺、凉血行淤。如将鲜藕压榨取汁,其功效更佳。

莲藕熟吃,可健脾开胃,止泻固精,安神健脑,延年益寿。

夏末秋初,吃点莲藕,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夏末秋初,做好“三防”,“吃三白”,“喝三茶”,秋冬少生病!

2、吃白萝卜,润肺止咳

秋燥伤肺,此时,吃点白萝卜,有助于润肺止咳!

白萝卜,性凉、味辛,归脾、肺经,其味略带辛辣味,可以帮助清热化痰,生吃能清肺热。

同时,白萝卜,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有助于秋冬健康。

凉拌萝卜丝、蜂蜜萝卜盅,都是不错的食用方法。

夏末秋初,做好“三防”,“吃三白”,“喝三茶”,秋冬少生病!

3、吃百合,养阴,安神

百合,味甘、微苦、微寒,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

其中,鲜百合,甘甜味美、养心安神,润肺止咳,效果显著!

夏末秋初,吃点百合,有助润肺止咳,润燥清热。

并且,百合入心经,能清心除烦、宁心安神,可改善失眠。

此外,新鲜的百合,富含黏液质及维生素,对皮肤细胞新陈代谢有益。

所以,夏末秋初,吃点百合,是不错的选择哦。

夏末秋初,做好“三防”,“吃三白”,“喝三茶”,秋冬少生病!

夏末秋初,适合做三个动作,有助健康

1、拿五经

以五指,对应头部,经脉循行处(正中督脉,膀胱经、胆经两侧各一),指端发力,由前向后逐渐拿动,操作10次左右。

夏末秋初,做好“三防”,“吃三白”,“喝三茶”,秋冬少生病!

2、点揉关元

手指并拢,以中指点按关元穴,至有酸胀感后,于穴位上缓慢揉动,约3分钟左右。

夏末秋初,做好“三防”,“吃三白”,“喝三茶”,秋冬少生病!

3、按揉足三里

以手指,按揉小腿部足三里穴,每侧约3分钟左右。

夏末秋初,做好“三防”,“吃三白”,“喝三茶”,秋冬少生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