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初唐四傑」之首,卻英年早逝,被唐高宗贊爲真天才也

他六歲就能寫文章,文筆流暢,被贊為"神童",十六歲時便開始做官,是"初唐四傑"之首。但卻自交趾探望父親返回時,不幸渡海溺水,驚悸而死,使得唐高宗連嘆可惜,他就是王勃。

他是“初唐四傑”之首,卻英年早逝,被唐高宗贊為真天才也

王勃出身儒學世家,自幼聰敏好學,六歲便能作詩,九歲撰寫《指瑕》十卷,十六歲時應幽素科試及第,授朝散郎,成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後來,他才思泉湧,文筆生花,撰寫了《乾元殿頌》,文章綺麗,流傳天下。唐高宗見此頌詞,甚為欣賞,當得知此頌詞是不到弱冠年齡的人所為時更是驚歎不已:“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

他是“初唐四傑”之首,卻英年早逝,被唐高宗贊為真天才也

王勃當上朝散郎後,擔任沛王府修撰。一次,沛王李賢與英王李哲鬥雞,王勃為給沛王助興,便寫了一篇《檄英王雞文》,討伐英王的鬥雞。後來這篇文章傳到唐高宗手中,唐高宗認為此篇文章意在挑撥離間,便下命令將他逐出長安。於是,王勃大好仕途毀於一旦,這是他第一次被貶。

他是“初唐四傑”之首,卻英年早逝,被唐高宗贊為真天才也

咸亨二年,王勃返回長安參加科選。他的朋友凌季友任虢州司法,便為他在虢州謀得一個參軍之職。在他任虢州參軍期間,有個叫曹達的官奴犯罪,他將罪犯藏匿起來,後來又怕走漏風聲,便殺死曹達以了其事,結果因此而犯了死罪。幸虧遇大赦,沒有被處死。有人懷疑這次事件是有人嫉妒王勃才能而設計陷害,因為王勃沒有必要既藏匿保護罪犯,又將其殺死。這是他第二次被貶。

他是“初唐四傑”之首,卻英年早逝,被唐高宗贊為真天才也

王勃殺害官奴曹達事件,連累了他的父親王福疇。王福疇遠謫到南荒之外,被貶為交趾縣令。王勃對父親非常內疚,同時他自己十分羞愧和自責。王勃出獄後在家裡待了一年多,朝廷宣佈恢復他的舊職,但他對仕途已心灰意冷,便沒有接受。上元二年,王勃跋山涉水、歷盡艱苦到達交趾見到了生活窘困的父親。後來,在歸途中,正值夏季,南海風急浪高,王勃不幸溺水,驚悸而死。

他是“初唐四傑”之首,卻英年早逝,被唐高宗贊為真天才也

在看望父親途中,王勃路過南昌,正遇見都督閻伯輿重建滕王閣,大擺宴席,邀請遠近文人學士為滕王閣題詩作序。在宴會中,王勃寫下了著名的《滕王閣序》,膾炙人口、傳頌至今,成為歷史絕唱。

他是“初唐四傑”之首,卻英年早逝,被唐高宗贊為真天才也

後來,《滕王閣序》傳到唐高宗那裡,他讀了這篇序文,見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句,不禁拍案叫絕,驚道:“此乃千古絕唱,真天才也,真乃罕世之才!當年朕因鬥雞文逐斥了他,是朕之錯也。”於是高宗問道:“現下,王勃在何處?朕要召他入朝!”太監吞吞吐吐答道:“王勃已落水而亡。”唐高宗喟然長嘆,自言自語:“可惜,可惜,可惜!”

他是“初唐四傑”之首,卻英年早逝,被唐高宗贊為真天才也

王勃才高八斗,不負神童之名,他的詩現存80多首,賦和序、表、碑、頌等文,現存90多篇。但他一生倒黴,到處受懲,未及而立之年便英年早逝,實在是中國文學的一大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