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耳熟的詩詞卻不知其背後的故事之“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細數耳熟的詩詞卻不知其背後的故事之“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每日一篇-耳熟能詳卻不知背後故事的詩詞

  • 詩詞句子出處
  • 詩詞原文

  • 背後故事

細數耳熟的詩詞卻不知其背後的故事之“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駱賓王-初唐四傑之一

駱賓王(約638—684),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人,唐代詩人。

高宗永徽中,為道王李元慶府屬,歷武功、長安主簿。儀鳳三年,入為侍御史,因事下獄,次年遇赦。調露二年,除臨海丞,不得志,辭官。徐敬業起兵討伐武則天時,駱賓王為其代作《為徐敬業討武曌檄》。檄文羅列了武后的罪狀,寫得極感人。當武后讀到“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安在”兩句時,極為震動,責問宰相為何不早重用此人。徐敬業兵敗後,駱賓王下落不明,或說被亂軍所殺,或說遁入了空門。

此句出自初唐駱賓王《詠鵝》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幼時的駱賓王,住在義烏縣城北的小村子裡。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駱家塘。每到春天塘邊柳絲飄拂,池水清澈見底,水上白鵝成群,春景動人。有一天家中來了客人。客見他面容清秀聰敏伶俐,就問他問題。駱賓王皆對答如流,使客人驚訝不已。駱賓王跟客人走到駱家塘時,一群白鵝正在池塘裡悠閒浮游,便指著鵝兒要他以鵝作詩,

客人有意試試駱賓王,駱賓王略略思索便創作了此詩。

駱賓王出身寒門,七歲能詩,號稱“神童”。據說《詠鵝》就是此時所作。駱賓王尤擅七言歌行,名作 《帝京篇》為初唐罕有的長篇,當時以為絕唱。

他還曾久戍邊城,寫有不少邊塞詩。例如,“晚鳳迷朔氣,新瓜照邊秋。灶火通軍壁,烽煙上戍樓。” 豪情壯志,見聞親切。

唐中宗復位後,詔求駱文,得數百篇。

細數耳熟的詩詞卻不知其背後的故事之“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