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傑”之首的王勃僅26歲就英年早逝,這首詩卻卓絕千古!

大家好,我是愛紅樓,更愛詩詞的紅樓書院,今天和大家聊的主題是:“初唐四傑”之首的這篇駢文韓愈稱為第1,結尾的詩經典絕倫!

初唐四傑,是指中國唐代初年,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簡稱“王楊盧駱”。他們的以詩歌改變了唐朝以前萎靡浮華的宮廷詩歌風氣,賦予詩以新的生命力,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其中就有四傑之首王勃寫的《滕王閣序》。這首序通篇用典,辭藻華美,那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更是經典中的經典!韓愈在《新修滕王閣記》中讚歎道:“愈少時則聞江南多臨觀之關,而滕王閣獨為第一,有瑰偉絕特之稱”。

“初唐四傑”之首的王勃僅26歲就英年早逝,這首詩卻卓絕千古!

王勃,字子安,唐代文學家,出身儒學世家。他自幼聰敏好學,六歲就能寫文章,有“神童”之稱,十六歲就科舉及第,做了朝散郎,一個從七品的官。但是王勃的仕途並不通暢,多次被貶。在他二十六歲那年返鄉探親時候,不幸溺水,受到驚悸而亡,一代文壇奇才就此辭世,留下了諸多遺憾,但是他的作品卻流傳了下來,經久不衰,著名的《滕王閣序》文末的一首詩“滕王閣詩”,足以看出其文學才華: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這是附在《滕王閣序》後面的一首七言古詩,是對序的內容一個概括。

首聯對滕王閣所處的形式和當年興建時候的繁華作了描述,高高的滕王閣臨江而建,遙想當年那些身披華服的富貴之人都身掛琳琅玉飾,坐著鳴鸞的馬車,聚集在此地參加這場面繁華的歌舞盛會,可是現在都一去不復返了。

“初唐四傑”之首的王勃僅26歲就英年早逝,這首詩卻卓絕千古!

頷聯從空間上繼續對滕王閣的氣勢作了更深層次的描寫,早晨雕樑畫棟飛向了南浦的雲,傍晚的珠簾捲起了西山的雨,顯示出閣樓的高,氣勢恢宏。

頸聯從時間上感嘆年華易逝,天邊的閒雲和潭中的日影每天都悠悠盪盪,斗轉星移,日月如梭,不知道過了多少個春秋?

尾聯發出了感慨,如今人去樓空,早已經沒有往日的輝煌場景,曾經有權有勢的滕王如今去了哪裡呢?現在只有那欄外的江水日夜川流不息,空自流向遠方。

“初唐四傑”之首的王勃僅26歲就英年早逝,這首詩卻卓絕千古!

這首詩短短五十六個字,先從空間上對滕王閣進行描寫,繼而轉到時間上來,兩個維度的比較,讓人讀起來境界宏遠,氣勢磅礴,真是詩文中的上乘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