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何以敢侵華,中國何以能戰勝?答案在這裡!

在那場慘烈的戰爭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面對侵略者,中華兒女不屈不撓、浴血奮戰,徹底打敗了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捍衛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發展的文明成果,捍衛了人類和平事業,鑄就了戰爭史上的奇觀、中華民族的壯舉。

——習近平

日本何以敢侵华,中国何以能战胜?答案在这里!

1

87年前9月的一天,中國東北的瀋陽已經秋高氣爽,日本關東軍高級參謀板垣徵四郎連日來卻愈發急不可耐了。

此時,他和石原莞爾等人正在加緊進行規劃和部署,決定“要親自制造機會”,在南滿鐵路擇機制造“事件”,並以此為口實,進攻佔領奉天。

日本何以敢侵华,中国何以能战胜?答案在这里!

十幾天後,震驚世界的“九一八”事變發生。至此,日本武力侵華14年的大幕徐徐拉開。

一個關東軍高級參謀為何如此膽大妄為敢挑起滅國的戰爭?後人分析,與板垣徵四郎1917年到1921年在中國的經歷關係巨大。

那幾年,板垣輾轉於昆明、漢口等地從事間諜工作,長期研究中國民情,他認為“(中國)是一個同近代國家的情況大不相同的國家,歸根到底,它不過是在一個自治部落的地區加上了國家這一名稱而已。所以,從一般民眾的真正的民族發展歷史上來說,國家意識無疑是很淡薄的。”在板垣看來,一個沒有國家意識的民族,軍人將不敢抵抗強敵的入侵,人民也會屈服於強力外敵統治,這樣的國家是相當容易征服的。

日本何以敢侵华,中国何以能战胜?答案在这里!

也就從那時起,板垣就開始不遺餘力地推動他的侵華戰略:1930年他到處鼓吹“滿蒙的資源很豐富,有著作為國防資源所必需的所有資源,是帝國自給自足所絕對必要的地區”;1931年他策劃發動“九一八”事變;1932年他扶持偽“滿洲國”政權;1933年他開始策劃“華北蒙疆自治”;1937年他作為師團長率第5師團全面侵華,號稱當年就“以半個師團擊潰中國軍30幾個師”……

截止到1937年年底,一切都是超乎想象的“順利”,似乎板垣徵四郎那個“中國人沒有國家意識”的論斷是正確的,鯨吞華夏、征服中國已經近在眼前!

2

板垣徵四郎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到,8年之後,擁抱勝利的卻是他想要征服的那個民族。

日本何以敢侵华,中国何以能战胜?答案在这里!

那也是個秋高氣爽的9月。9月2日,日本代表正式在密蘇里號戰列艦上籤署無條件投降協議,這一消息在一天後傳遍了整個中國。9月3日這一天,華夏大地已經成了歡慶勝利的海洋。付出了3500萬傷亡,堅持抗戰整整14年的中國人,揮舞著國旗,高呼中國萬歲,並淚流滿面。

板垣徵四郎關於“中國人沒有國家意識”的分析和預測不對麼?當年很多國人確實民不知有國、兵不知有國,偌大個國家一盤散沙。要不也不會有“九一八”事變幾百日軍輕鬆佔領瀋陽,“七七”事變五千多日軍就能夠擊退十幾萬中國軍隊。

但板垣徵四郎卻忽略了一點: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的民族,一旦到了“水深火熱”“民族危亡”的時候,就能夠激發上上下下每一個人的國家意識。這種意識一旦被激發出來,就足以爆發出驚人的力量。

日本何以敢侵华,中国何以能战胜?答案在这里!

張自忠曾一度被板垣徵四郎認為是“軍閥”的代表,只要威逼利誘一下,就一定能夠安安靜靜地與日軍“合作”。但他沒想到的是,張自忠將軍卻成了抵抗他們最無畏的那種人,其遺言這樣寫:“我們國家及我五千年曆史之民族,決不至亡於區區三島倭奴之手。”

“狼牙山五壯士”中的馬寶玉是一個自幼父母雙亡的流浪兒,按照板垣徵四郎的邏輯,這樣的人是絕不會對國家有什麼情感的。然而,就是這名從小沒有受過教育的“流浪兒”,在成為八路軍班長後,帶領全班殊死抵抗日寇,直至彈盡糧絕跳下懸崖。

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其動員規模之廣大,投入人數之眾多,在歷史上是空前的。在國家意識引領下,中國人民同仇敵愾、共赴國難,鐵骨錚錚、視死如歸,奏響了氣壯山河的英雄凱歌。

3

日本何以敢侵华,中国何以能战胜?答案在这里!

1948年12月22日,揹負累累血債的板垣徵四郎終於走上了絞刑架。他服罪1年不到,一個新的中國在他們曾肆虐過的廢墟中建立,一個民族從此站立起來了。

板垣徵四郎可能從來沒有想過,這個曾經被他那樣看不起的民族,當被煥發出巨大的凝聚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時,她會有怎樣的強力反彈:

高喊著“保家衛國”跨過鴨綠江的志願軍將士,在朝鮮頂住了不可一世的聯合國軍;秉持著“科學報國”理念的學者們,打著算盤去挑戰世界科學的最高榮耀;而呼喊著“建設祖國”口號的各類建設者,像蒲公英一般飛向各地,伴隨著他們的紮根,道路、工廠、學校拔地而起。

旅順戰俘所的日本戰犯開始真心懺悔,旅居海外的華人逐漸挺直腰桿,曾經在國土上飛揚跋扈的“洋大人”早已不見蹤影……

日本何以敢侵华,中国何以能战胜?答案在这里!

一個國家和民族,當有了愛國主義的滋養,她一定就能迸發出驚人的能量,無論是戰爭時期,還是和平時期。

如今,一個充滿生機的中國,一個充滿希望的中國,已經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我們再一次紀念這段歷史,並不是要沉迷某一段歷史情緒,而是要為更好地實現“中國夢”尋找一個精神支柱:愛國主義,是支撐我們走向未來和復興的一種絕不可少的精神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