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三年前的自己

Hi,曹將:

剛剛看了你寫的 2015 年總結。

那時,你剛工作一年。

文字裡有很多困惑,其中一點是:被標籤化

你舉了個例子,說某天和 A 一起出去吃飯,遇到了她的朋友 C 。

A 介紹你時的句子是:這人 PPT 很厲害,以後要做幻燈片時可以找他。

當時你的表情是苦笑。

敏感的你甚至覺得這是一種侮辱,畢竟,就像一個畫畫的人,被誇讚文字漂亮,總覺得很不對勁。

其實這是表層的原因。

更底層的是一種恐慌:如果多年後自己仍然只能靠老本來形成記憶點,那也就意味著在走下坡路。

畢竟,老本意味著消耗,消耗意味著落後。

你是獅子座,你討厭落後。

於是,你開始刻意地與過去為敵,在自媒體上,寫更多的故事,讓大家知道你的文字還有潛力;在工作上,去搭建模型,去製作標準化表格,追求比他人更好又更快地得出結果。

你希望以另外的方式來證明自己。

但是,現在的我,也就是將來的你,再看這一切,其實有不一樣的想法。

第一,人和人的交往,總是需要標籤來開門。

可能是美,可能是氣質,也可能是某種技能,甚至是某種狀態,比如佛性。

類似我們對品牌的記憶,總是與某個故事或某句口號聯繫。

例如想起無印良品,大腦中的關鍵詞就是「簡約」與「自然」。

標籤是把鑰匙,打開的是人這扇門。

只有當他人對你的某個特質感興趣,才會有後續的鏈接可能。

所以,你無須對過去抱有太大的敵意。

第二,要有新的標籤,就必須有新的深耕。

當時的你還不知道,未來會有個新的標籤,它叫效率。

效率本質上是脫胎於 PPT 。

因為在接觸幻燈片時,你發現原來有這麼多的技巧可以摸索,於是,大腦中植入了一個底層慾望:只要是被公認的好的應用,那就應該琢磨透。

琢磨的過程包括兩個維度:

其一,是使用說明,也就是它到底有哪些功能,如何操作得以實現;

其二,是工作場景,功能只有實現運用,才具備落地價值。

愛好讓你去發現,工作讓你去體驗。

写给三年前的自己

↑ 工具與場景

而這還不夠。

內容還僅僅是工具和場景,它們並列地組織排列,缺少一個脈絡。

脈絡則是邏輯。

邏輯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靠不斷的積累來感受。

第三,感受來自於經歷,那就需要走出去。

人最怕的是閉門造車,因為所有的行動,只是大腦中理所當然的想象。

而想象,受到自己的經歷限制,畫地為牢。

這之後,你有去參加一些沙龍,認識一些其他行業的人。與他們的交談,你知道了原來一個產品的邏輯,本質上有它的模式。

比如有家公司準備擴張,他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標準化。把自己的管理體系梳理成文,把操作流程沉澱為規則,這樣的動作,保證了質量的可控。

又比如有個朋友想要切入到汽車領域,但自己的經歷相關度低,那麼他找到了一個切口,做了一個子領域公眾號。專注於細分領域,受到了廠家的關注。

這一系列故事,以不同的維度,呈現了不同看問題的維度。

你就像一個記者,去旁觀,去記錄,然後代入到自己的故事,思考結合點。

於是,你慢慢地有了思路,通過「如何熟悉一個新領域」「如何進行知識管理」,用邏輯來穿插工具和場景。

這樣便有了體系。

写给三年前的自己

↑ 邏輯化的體系

三年後的今天,你的公眾號與 PPT 的關係確實越來越少,在工作中,幻燈片也已經慢慢退回到它基礎的輔助上來。

這與你當時的目標一致,此時必須說一聲恭喜。

嘮叨了這麼多,還是想說:現在的我,很感激你當時的不妥協。

沒有躺在舒適區,在既有的熟悉領域按部就班。也沒有給自己劃定邊界,努力去嘗試更多可能。

這些可能,逐漸豐富這個靈魂。

它還不完美,但至少,它朝著一個大致正確的方向去完整。

在 2015 年的總結末尾,你還是強打精神,熬了一碗雞湯:不否認過去,不畏懼將來。

這句話也送給現在。

晚安好夢。

——2018年8月15日

相關文章:

2015年年度總結

写给三年前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