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大学教授,为啥行李箱里总装着草帽、锣锣、蔬菜种子和酒曲?

他15年来先后参与24次援助非洲的工作,足迹已经遍及非洲11个国家;他常常离别家人数月,只为把陕西杨凌在旱作农业上的探索和经验分享给非洲兄弟;在他的行李箱中,绝大多数空间被种子、光盘、酒曲和中国草帽这样的物品占领。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走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海江波的“援非人生”。

他是大学教授,为啥行李箱里总装着草帽、锣锣、蔬菜种子和酒曲?

9月4日,在位于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的办公室,海江波正在收拾行李箱,这次的目的地是莫桑比克,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他还将去埃及、摩洛哥和厄立特里亚。

特别的中国传统草帽

在海江波的行李箱中,有一样物品显得格外引人瞩目,这是一顶布满签名的中国草帽。据海江波讲,这上面的签名都是当地非洲友人留下的。“草帽在非洲最实用,既能防紫外线,又能让非洲友人签名,可以说一举多得”。传统的中国草帽见证着海江波的援非旅程,同时更是中非人民友谊的深刻见证。

他是大学教授,为啥行李箱里总装着草帽、锣锣、蔬菜种子和酒曲?

凉皮的锣锣也带去非洲

除了草帽以外,还有一件十分独特的物品,那就是陕西制作传统小吃凉皮的工具——锣锣。对于为什么带这个,海江波说这不仅仅是因为可以解决自己出差在外对家乡食物的想念,也有非洲当地水稻种植后谷物转化的实践需要,在万里之外的非洲还能吃上地道的家乡味不得不说是一大美事。

除了摊煎饼、做凉皮,海江波此行将带去耐贫瘠、抗病虫害、适宜当地种植的良种,去莫桑比克解决两万亩水稻种植、增产和示范的科学难题。在增产丰收的同时,一些新的食品食用和加工方式也开始通过他们得到传播,如何教当地农民用酒曲制作受到当地人青睐的低度米酒,也是海江波将中国酒曲纳入行李中的原因。

分享生产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在喀麦隆,海江波团队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水稻栽植技术进行集成研究,有针对性地测土配方施肥,全力防控虫害鸟害,最终在当地近两公顷的示范田和展示田上,创造了每公顷7吨的产量。

他是大学教授,为啥行李箱里总装着草帽、锣锣、蔬菜种子和酒曲?

在贝宁耕作旱地玉米,以学校强大的科研力量为依托,海江波团队不仅改良了当地盐碱地,还通过改良中国的两个玉米品种包叶性状,成功地帮助玉米果实挡住了当地海水和雨水的侵蚀,保证了农产品的产量。

非洲一些地区条件较为艰苦,海江波就把教授农业技术的中文视频刻录成光盘,拿到当地播放。有些农技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团队最新的成果,甚至没有英文版视频,他就得边播边翻译,反复解释。

把论文写在非洲人民的心中

海江波和他同事们都认为,去条件相对艰苦的非洲做农业推广是为了人类的生存这个共同的难题,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这次临走前,他又将豇豆种子和一些蔬菜园艺种子装了起来,他准备为非洲的试验田丰富农作物种类,健全农业生态体系。同时,他希望利用豇豆玉米间育的方法,增加粮食产量。

“现在正是中国和非洲人民携手互惠共赢、增进人类福祉的好时候,我们不能也不应辜负这样的好时代。”海江波说,“我和我的同事们将继续为支持非洲的发展而努力!”带着这样的理想,海江波再一次踏上了前往非洲的征程。

欢迎广大学子选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造,更多资讯请关注头条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招

部分素材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闻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