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工作“网络依赖症”

谨防工作“网络依赖症”

有消息: “18名干部年终总结不过关被追责,存在照抄照搬、抄袭拼凑或相互抄袭的现象,有人只改数字,有人相互照抄。”对此,不得不引发深思。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网络成了人们不可或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时尚。近年来,伴随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给单位和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益,但我们也要警惕工作“网络依赖症”现象的滋生。

工作中,一些同志形成了依赖计算机网络开展工作的习惯,以致于离开网络,就会出现写稿找不到资料“脑发懵”、授课找不到事例“舌发硬”、总结找不到素材“腹中空”、方案找不到范文“手发软”等症状。

分析原因:一是思想认识偏差。对网络信息高速快捷、搜索引擎便利、跟踪监控远程和参考借鉴、学习交流、开阔眼界等作用认识不足,把网络的辅助功能作为工作的唯一手段,亲近了键盘,疏远了笔杆,网束了人的思考,网住了人的手脚。网络不通,脑子空空,网络一通,成竹在胸。

二是工作态度问题。缺乏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对待工作投机取巧,偷工减料,敷衍塞责。键盘一敲,摘摘抄抄,鼠标一点,简简单单。三是能力素质障碍。先天不壮,后天不补,想干不会干,敬业不精业,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以电脑代替人脑,出现拿来、借用、克隆、复制等现象。

论其危害:一是淡忘学习。一网打尽能知天下事,一网在手能览万卷书。对网络中的现成品、半成品,略加修饰,稍稍润色,不加思索,就能为我所用,极易产生厌学、懒学、不学的思想,忽视学习的重要性,工作缺乏思路、创意和个性。二是忽视调研。由于网络的存在,足不出户,身不离案,网络稿件、课件、文本、总结、讲评等材料,无所不有,应有尽有。容易忽略深入的调查研究,闭门造车,生搬硬套,张冠李戴,其内容缺乏思想性、鲜活性、针对性和时效性。三是弱化能力。刀不磨生锈,脑不用失灵。长期依靠网络,借助外力,教条机械,东凑西拼,自欺欺人,蒙混过关,势必会头脑简单,耳目失聪,学无长劲,干无实绩。

应对之策:一要搞好引导,启发自觉。教育引导大家充分认清网络的意义作用所在,自觉把网络作为开阔视野、学习交流、参考借鉴的平台,借鉴不借用,不搞拿来主义,自觉做到好学善思,说自己的话,干自己的活,写自己的东西,实现电脑与人脑最佳结合。二要搞好监督,经常打假。领导干部对部属要多帮助、常了解、勤考察,对其工作作风和文笔修养,心中有数。对一些“感觉面熟、似曾相识”的材料要善于鉴别,敢于质疑,勇于批评,防止和克服“克隆”、“移植”、“盗版”现象的发生。三要搞好检测,挤兑水分。要结合任职培训、岗位练兵、比武竞赛、年度考核等时机,进行必要的口试、笔试、面试的考核,检测真实水准,检验真才实学,激励真学实干。

谨防工作“网络依赖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