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子塘天华学校:毕业季,天华学子毕业感言

曾经你我共沐一片阳光,谱写下友谊的篇章,多少回忆美在了心房,青春的脚印留在校园的小路上,笑语欢歌留在花坛的馨香中……母校的每一个角落,都珍藏着我们的友情,弥漫着我们的幻想。这个夏天,会有多少不舍,会有多少人痛哭,一张张再熟悉不过的脸孔,不言不语的回首一个个夏至,分离的季节,多渴望夏至未至。


在2011的某一天,我们一起走向了永不返回的航班,那时的我们懵懵懂懂,还是陌生人的我们,脸上还带着一些羞涩,大哭大闹叫着要下车。直到如今我们下车了,却大哭大闹的喊着不要下车,从陌生人的我们到现在不肯分离的我们,中间经过多少风风雨雨,我们互帮互助,有难同当,迎难而上……

分离是必定的,但是只要还有一点回忆,一点思念在,这个故事就会很长很长。曾经,想要离开学校的我们,到现在因不舍学校而哭泣失眠。六年的快乐、六年的童真、六年的幸福、六年的情谊,在拍毕业照的那一瞬间通通变成了回忆!

一到五年级的时候总觉得毕业了就感觉离开了地狱,但是后来才发现是离开了天堂!曾经,感觉毕业遥遥无期,但是转眼间都各东奔西了。我们曾经疯狂过的篮球场,疯狂过的教室,疯狂过的操场,转眼间便不是那个熟悉的面孔了!

您不是演员,却吸引着我们饥渴的目光;您不是歌唱家,却让知识的清泉叮咚作响,唱出迷人的旋律;您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一批批优秀人员的灵魂……老师,人生旅程上您为我点燃了希望的光芒,丰富了我的心灵,我将永远把您记在心中。如今毕业了,您辛苦啦……

我们都是快毕业才喜欢上学校的,青春都会苍老,但是记忆里的你们会一直都好……那一张张傻傻的毕业照,在照的一瞬间,通通变成了回忆!告别学校,告别老师,告别同学!我们都长大了:不要再为一点小事伤心动气,也不要再为一些小人愤愤不平,一定要打扮得清清爽爽 漂漂亮亮,从容自若地面对生活,对生活不失希望,微笑面对困境与磨难,心怀梦想,即使遥远!六年的时光,转眼变成了回忆……

六年级的乘客,2011—2017永不返回列车,已经到站,请整理好随身物品,准备下车……

——毕业班学子谭雪尔

砂子塘天华学校:毕业季,天华学子毕业感言

悄悄的

把头放在花束后面

只为遮住偷流热泪的眼

天华

六年前我向你走来

六年后我从你这走来

静心聆听

老师的最后一节课

撼我心灵的

仍是老师的铮铮良言

天涯有尽处

师恩无穷期

今日

你我相约放飞梦想

明日

看我们

立志如山

行事如水

做一名中华好少年

——毕业班学子毛泽华

砂子塘天华学校:毕业季,天华学子毕业感言

花儿谢了,有再开的时候;鸟儿飞了,还会有再来的时候。但我的童年如同小溪一般潺潺流去,再无归期。

然而童年的回忆会在脑中铭刻。在我的童年这段回忆中,多半是有关于母校的。

我清楚地记得,在母校里与我一起度过最多时间的便是同学。我们是这一年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又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对手。大家一起犯过错,捣过蛋,一起喧闹,一起努力,一起疯过,一起哭过。

然而最不能忘记的便是为了我们日夜辛苦操劳的老师们。老师,我想对您说:谢谢您!谢谢您对我们这几年来的殷殷教诲、辛苦栽培,使我能够独挡一面。

在最后,我想对您说:我绝不辜负您对我的希望,做最好的自己。

我在母校度过了至关重要的六年。母校的每一条路,每一栋楼,每个教室,甚至一草一木,我都永远不会忘记,我都会铭记于心。

——毕业班学子谭以璇

砂子塘天华学校:毕业季,天华学子毕业感言

五班,在一起六年了,我们都拥有了不约而同的默契,我们一起快乐过,悲伤过,愤怒过。感谢你们,五班的每一位同学,是你们给我带来了快乐的时光,一起打闹,玩耍。时光匆匆,转眼间就到了六年级毕业班,你们是否和我一样都十分不舍呢?

刚刚到小学时

麻麻陪着咱找教室

学校操场都是人

然后进了教室

新的桌椅

新的老师

新的同学

如果不是同一个幼儿园同班的同学在一起

一定觉得心慌

渐渐的会主动打招呼

会开始熟悉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

还不熟悉

好像就是在熟悉对方中过去的

关系好了起来后

女生就渐渐分成了几个小团体

下课时

总是几个几个结伴出去

五年级和六年级

女生们渐渐有了几个闺蜜团体

男生越来越喜欢惹女生

总有几个暴力女去打男生

会在私底下给老师取外号

一切看似很平静

可是时间太快

六年过了

你知道

你一辈子也不会忘记那些人

那些喜欢瞎起哄的男生

那几个每次考试都考的很烂的人

会把对方比喻成猪的人

全班会说班主任很凶

会互相问作业怎么做

然后拿给别人抄

老师不在的时候就像菜场

班上会有很多亲戚

关系复杂

但是很温馨

你会越来越喜欢这个环境

每一个人都显得那么有默契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独特外号

尽管你自己都不知道怎么来的

当你越来越喜欢这个团体

但是

却毕业了

老师唯一没骗我们的就是

六年真的很短

——毕业班学子陈佳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