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子塘天華學校:畢業季,天華學子畢業感言

曾經你我共沐一片陽光,譜寫下友誼的篇章,多少回憶美在了心房,青春的腳印留在校園的小路上,笑語歡歌留在花壇的馨香中……母校的每一個角落,都珍藏著我們的友情,瀰漫著我們的幻想。這個夏天,會有多少不捨,會有多少人痛哭,一張張再熟悉不過的臉孔,不言不語的回首一個個夏至,分離的季節,多渴望夏至未至。


在2011的某一天,我們一起走向了永不返回的航班,那時的我們懵懵懂懂,還是陌生人的我們,臉上還帶著一些羞澀,大哭大鬧叫著要下車。直到如今我們下車了,卻大哭大鬧的喊著不要下車,從陌生人的我們到現在不肯分離的我們,中間經過多少風風雨雨,我們互幫互助,有難同當,迎難而上……

分離是必定的,但是隻要還有一點回憶,一點思念在,這個故事就會很長很長。曾經,想要離開學校的我們,到現在因不捨學校而哭泣失眠。六年的快樂、六年的童真、六年的幸福、六年的情誼,在拍畢業照的那一瞬間通通變成了回憶!

一到五年級的時候總覺得畢業了就感覺離開了地獄,但是後來才發現是離開了天堂!曾經,感覺畢業遙遙無期,但是轉眼間都各東奔西了。我們曾經瘋狂過的籃球場,瘋狂過的教室,瘋狂過的操場,轉眼間便不是那個熟悉的面孔了!

您不是演員,卻吸引著我們飢渴的目光;您不是歌唱家,卻讓知識的清泉叮咚作響,唱出迷人的旋律;您不是雕塑家,卻塑造著一批批優秀人員的靈魂……老師,人生旅程上您為我點燃了希望的光芒,豐富了我的心靈,我將永遠把您記在心中。如今畢業了,您辛苦啦……

我們都是快畢業才喜歡上學校的,青春都會蒼老,但是記憶裡的你們會一直都好……那一張張傻傻的畢業照,在照的一瞬間,通通變成了回憶!告別學校,告別老師,告別同學!我們都長大了:不要再為一點小事傷心動氣,也不要再為一些小人憤憤不平,一定要打扮得清清爽爽 漂漂亮亮,從容自若地面對生活,對生活不失希望,微笑面對困境與磨難,心懷夢想,即使遙遠!六年的時光,轉眼變成了回憶……

六年級的乘客,2011—2017永不返回列車,已經到站,請整理好隨身物品,準備下車……

——畢業班學子譚雪爾

砂子塘天華學校:畢業季,天華學子畢業感言

悄悄的

把頭放在花束後面

只為遮住偷流熱淚的眼

天華

六年前我向你走來

六年後我從你這走來

靜心聆聽

老師的最後一節課

撼我心靈的

仍是老師的錚錚良言

天涯有盡處

師恩無窮期

今日

你我相約放飛夢想

明日

看我們

立志如山

行事如水

做一名中華好少年

——畢業班學子毛澤華

砂子塘天華學校:畢業季,天華學子畢業感言

花兒謝了,有再開的時候;鳥兒飛了,還會有再來的時候。但我的童年如同小溪一般潺潺流去,再無歸期。

然而童年的回憶會在腦中銘刻。在我的童年這段回憶中,多半是有關於母校的。

我清楚地記得,在母校裡與我一起度過最多時間的便是同學。我們是這一年一起並肩作戰的戰友,又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對手。大家一起犯過錯,搗過蛋,一起喧鬧,一起努力,一起瘋過,一起哭過。

然而最不能忘記的便是為了我們日夜辛苦操勞的老師們。老師,我想對您說:謝謝您!謝謝您對我們這幾年來的殷殷教誨、辛苦栽培,使我能夠獨擋一面。

在最後,我想對您說:我絕不辜負您對我的希望,做最好的自己。

我在母校度過了至關重要的六年。母校的每一條路,每一棟樓,每個教室,甚至一草一木,我都永遠不會忘記,我都會銘記於心。

——畢業班學子譚以璇

砂子塘天華學校:畢業季,天華學子畢業感言

五班,在一起六年了,我們都擁有了不約而同的默契,我們一起快樂過,悲傷過,憤怒過。感謝你們,五班的每一位同學,是你們給我帶來了快樂的時光,一起打鬧,玩耍。時光匆匆,轉眼間就到了六年級畢業班,你們是否和我一樣都十分不捨呢?

剛剛到小學時

麻麻陪著咱找教室

學校操場都是人

然後進了教室

新的桌椅

新的老師

新的同學

如果不是同一個幼兒園同班的同學在一起

一定覺得心慌

漸漸的會主動打招呼

會開始熟悉

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

還不熟悉

好像就是在熟悉對方中過去的

關係好了起來後

女生就漸漸分成了幾個小團體

下課時

總是幾個幾個結伴出去

五年級和六年級

女生們漸漸有了幾個閨蜜團體

男生越來越喜歡惹女生

總有幾個暴力女去打男生

會在私底下給老師取外號

一切看似很平靜

可是時間太快

六年過了

你知道

你一輩子也不會忘記那些人

那些喜歡瞎起鬨的男生

那幾個每次考試都考的很爛的人

會把對方比喻成豬的人

全班會說班主任很兇

會互相問作業怎麼做

然後拿給別人抄

老師不在的時候就像菜場

班上會有很多親戚

關係複雜

但是很溫馨

你會越來越喜歡這個環境

每一個人都顯得那麼有默契

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獨特外號

儘管你自己都不知道怎麼來的

當你越來越喜歡這個團體

但是

卻畢業了

老師唯一沒騙我們的就是

六年真的很短

——畢業班學子陳佳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