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掉Wifi万能钥匙的是它,不是法律!

本来是防止别人蹭网的WiFi密码,利用“WiFi万能钥匙”这种软件就能免密码使用,甚至可以进入路由器,风险可想而知。如果这些数据被黑客利用,用户的隐私就会完全暴露。由于无线路由器是家庭网络的枢纽,这意味着黑客一旦掌控了路由器,用户使用网上银行和第三方支付都面临巨大的风险。

我们知道,《网络安全法》有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如果是通过“黑科技”窃取,这就构成了对计算机信息系统非法侵入,如果对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信息等造成侵犯,有关方面就应承担民事侵权责任,甚至是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当然,wifi密码的获取,还有一种“共享”的可能。实际上,这类“wifi钥匙”app,打上的也正是所谓的“共享经济”旗号:用户免费使用的前提,就是把自己的wifi密码分享出去。

从商业逻辑看,既然大家都出让了wifi流量,那么通过软件平台享受他人的流量,似乎也没什么错。不过问题是,这个“流量共享”的过程,并不是用户之间的点对点“分享”,还有软件平台居间扮演“中转站”。

事实上,报道中涉及的两款软件,也都不甘单纯“倒手”,有关公司“号称全球用户总量突破9亿”,控制数以亿计的wifi密码,以此轻松获得广告投放的滚滚财源。这就造成了一个隐忧,即随着wifi密码“共享”,隐私和秘密被侵犯的风险也必然增大。在央视的报道中,就演示了wifi机主手机号码如何被轻易获取的一幕。

干掉Wifi万能钥匙的是它,不是法律!

破解WiFi密码

不出意外,2020年有望进入5G时代。届时,万物互联成为现实,车联网、无人驾驶、全民VR、全景视频、全息影像等将陆续走入生活。

5G全蜂窝网络的快捷,超乎想象!速率与流量成正比,流量与资费息息相关,速率飙升,资费暴涨,这是不争的事实。除非,5G采用无限流量。

中移动副总裁李正茂表示:“4G到5G时代,单位比特的传输成本降低了1000倍,那么我们也希望电信设备价格也降低1000倍,成本是决定运营商在数据时代能否盈利的关键。”显然,设备“免费”基本免谈,5G成本依然存在,无限流量尚待时日。从数据来看,移动流量呈现指数增长,移动流量室内室外差异悬殊,WiFi主导的室内流量占比八成以上。究其原因,4G速率逊于WiFi是一个因素,更关键在于其依旧高昂的资费。4G尚且如此,5G如何做到?

智能手机应用遍及全球,但移动网络不是网络全部。PC受办公、娱乐用户青睐,光纤网络作为有线主体必然长期坚挺,WiFi应用前景依旧看好。

5G时代,并非对当前通讯时代的推翻和革命,而是对无线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创新,遵循蜂窝网络的本质,增强无线体验,实现与WiFi的无缝融合。

想想当初4G网络大规模使用前,也同样有不少人喊过4G取代WiFi的口号。

现在呢,谁敢整天用4G网络看追剧、打游戏?(如果你是土豪当我没说过...) 北京邮电大学吕廷杰教授做过一个比喻,4G和5G网络就好比是出租车,你不能指望所有人出行都打出租车。

使用5G还会进一步刺激用户对流量的需求,促进免费WiFi产业进一步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