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老爺車上路不是夢,但聽不到迷人的聲浪了

你是否曾夢想過開一輛老車緩緩駛在路上,享受路人豔羨的眼光?的確,如果你能把古董車開上路,吸睛指數絕對可以秒殺路上各類豪車,它不僅代表你有個性,而且表明你是個文化人。

開老爺車上路不是夢,但聽不到迷人的聲浪了

不過,請醒醒!受限於排放和安全問題,老爺車合法上路在短期內是不可能的事。那麼,駕駛老車永遠成了夢嗎?不。至少現在你有2種途徑可以實現:

1、自己擁有古董車的話,可以參加國內的經典車拉力賽,組團上路,可惜無法每天上路;

2、如果你家有礦,也可以買一輛古董車在自家莊園區內逛悠;

你知道的,這種做法仍然無法重現老車當年的風華。畢竟它是一輛車,“車”這種工業產品天生就為了跑,沒處可跑怎麼能叫車呢?它不是字畫,不是金銀玉帛,老車雖然年邁,但它們可不希望安靜地擱在一處供人們欣賞。

開老爺車上路不是夢,但聽不到迷人的聲浪了

為了讓老車跑起來,為了讓老車成為路上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有些廠家想出了一招——給老車換“心”。近日,捷豹推出一款復刻版E-Type,這輛車完全按照1961年的樣子打造,名字叫E-Type ZERO。

開老爺車上路不是夢,但聽不到迷人的聲浪了


開老爺車上路不是夢,但聽不到迷人的聲浪了

甚至製造方式都是傳統的純手工,以向初代E-Type致敬。光從外觀看,你完全看不出什麼不同,但掀開發動機蓋,會發現內燃機變成了電機。

開老爺車上路不是夢,但聽不到迷人的聲浪了

據說它採用了和自家I-Pace相同的電動平臺,搖身變成一輛“古董電動車”。為了最大化保留E-Type原有的味道,新車的電動系統安裝位置幾乎與經典車型的XK直列六缸發動機所在位置以及變速箱位置相同,甚至它們對應的重量也幾乎一樣。就問你服不服?

開老爺車上路不是夢,但聽不到迷人的聲浪了

E-TypeZERO現在就能接受預訂,大概在2020年交付。它的出世就為了滿足那些有捷豹經典車情懷、喜歡老車,但又希望將它們開上路的人們。

畢竟路人們往往看到一輛車的外觀,並不注意到發動機,所以至於是內燃機還是電機無所謂,總之,能跑就是對這些老車的一種致敬和尊重。

開老爺車上路不是夢,但聽不到迷人的聲浪了

將古董車“電動化”,徹底解決了排放超標的問題,這種做法能讓老車合法上路,而且可以減少報廢的汽車數量,一定程度上說是非常環保的。目前歐洲有些國家的法律已允許將傳統動力的車改造為電動版,比如意大利。

NewtronItalia就是一家在意大利專門從事汽車改造的公司,比如他們給初代菲亞特500開發了3種不同的電動化方案。在德國也有類似的公司,比如ReevoltE-Kafer。

開老爺車上路不是夢,但聽不到迷人的聲浪了


開老爺車上路不是夢,但聽不到迷人的聲浪了

不過,針對古董車“電動化”這種做法,也許會引來爭議。對於老車收藏家來說,他們希望保持老車原有的一切特徵,不希望任何改動;對於喜歡老車的粉絲,他們除了喜歡老車的文化,還陶醉其中的機械藝術,而內燃機那純粹的機械美是電機無法比擬的,而且發動起來還有迷人的聲浪。

這一切都沒有了,讓他們如何去愛?難道只看一個空殼子嗎?

當然,也有贊同的一方。畢竟像古董車愛好者、老車收藏家這類“專業人士”是少數,廣大消費者還屬於外貌協會的,他們更看重老車的設計。

只要老車能上路,就相當於一個移動的四輪廣告,讓更多人能親眼欣賞到它動態的美感。無論對路人還是駕駛者,都獲得一種愉悅的感受。所以,在當前提倡環保的時代下,將老車電動化也許是唯一能上路的途徑。

開老爺車上路不是夢,但聽不到迷人的聲浪了

其實,汽車永遠都跟時尚聯繫在一起,而時尚往往是一次又一次的輪迴。以服裝界為例,7、80年代流行的花襯衫、喇叭褲、大頭皮鞋,現在prada品牌還在推出類似款式,半個世紀前流行的格子衫,現在還有潮人在穿。

開老爺車上路不是夢,但聽不到迷人的聲浪了

建築界也一樣,幾百年前的老建築,經過一番修繕改造成酒店,便可獲得“重生”。例如東景緣的前身是有600多年曆史的皇家寺廟,這裡曾是清代皇室刊刻藏文和梵文佛經的地方,也曾有許多朝廷官員都曾在這裡就職。

現在改造成了酒店,實現古典與現代的完美融合。位於香港尖沙咀廣東道的海利公館前身是港英時期的水警總部,保留了當年的英式建築風格。


開老爺車上路不是夢,但聽不到迷人的聲浪了

所以,“古董”不一定非要藏起來,我們傳播它們的文化,可以是多種形式。首先讓普羅大眾認識它們,以經典車為例,能上路就是最直接的認識過程,那種在路上偶遇、目睹它們跑起來的感受,絕對跟在草坪上看靜態展覽的效果不一樣。

終究有一日,這些老車也可以上路,對吧?我們相信那一天不會太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