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医院推广新型手术 置换主动脉瓣膜不再“开胸”

新京报快讯(记者戴轩)对于主动脉狭窄的患者来说,将来或许不用“开胸”就能完成瓣膜置换手术,从而延长寿命、提高生存质量。今天(9月9日),记者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了解到,该院已经完成了300多例TAVR手术,未来将成立医联体,将这一新技术向全国推广。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其中主动脉瓣、肺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4个瓣膜就像是心脏的“阀门”,当“阀门”出现故障,就需要接受更换。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AS)患者的发病逐渐增加。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主任王巍介绍,中国目前没有针对此的大宗流行病学调查,但在美国,60岁以上AS发病率占到全人群2%、80岁以上是4%,如果按照这个比例,中国可能有500万左右的患者。

既往AS患者的治疗都是经过外科开胸手术行主动脉瓣膜置换(Surgical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SAVR),然而据阜外医院牵头全国多家医院的调查结果,在老年主动脉狭窄患者中,超过1/3由于存在外科手术禁忌症或是手术风险高危而不能进行外科手术,而没有手术的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2年内死亡率高达50%以上。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新型医疗器械的研发,心脏瓣膜病的治疗也发生了变化。2010年,阜外医院使用进口瓣膜开展了TAVR手术,该手术无需“开胸”,可以通过导管对主动脉瓣进行置换,为心脏微创手术。随后在高润霖院士的带领下,TAVR手术完成了国产人工介入瓣膜的研发和第一个中国TAVR的临床注册试验。目前,已经完成TAVR手术300余例。

记者从医院了解到,AS的患者行TAVR手术治疗后,还需要长期规范的远期随访和疾病管理,以减少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对于家住外地、行动不便的患者,难以定期前往门诊复诊,加上TAVR手术是新型手术,很多心脏科医生也并不了解,必须联系术者进行随访。为此,阜外医院今日牵头成立了TAVR患友俱乐部,以实现更好的临床疗效。

此外,阜外医院心脏内科学主任医师吴永健还介绍,医院正在筹建TAVR医联体,希望将这一技术进行标准化,向全国乃至其他未开展该技术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推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