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訓教官逼學生吃泔水?涉事教官被解聘,再次引發公德與良知碰撞

​最近是剛剛進入大學的大一新生軍訓時間,可是軍訓時這樣的一件事刷爆了朋友圈:一個盛滿食物殘渣的泔水桶放在中間,一群穿著迷彩服,拿著飯盒的中學生,排隊從泔水桶前走過,把手指放到泔水桶中蘸了蘸,然後放到口中。

軍訓教官逼學生吃泔水?涉事教官被解聘,再次引發公德與良知碰撞

其實該事件為陝西省漢中市洋縣二中高一新生在漢中國防教育基地軍訓期間發生,讓學生吃泔水的原因是教官覺得學生吃不完飯、總是浪費食物。對於此事洋縣教育體育局的回覆大致如下:解聘了涉事教官,並扣發了教官工資。9月7日,軍訓基地領導來洋縣二中對相關學生進行了當面道歉。

軍訓教官逼學生吃泔水?涉事教官被解聘,再次引發公德與良知碰撞

並要求洋縣二中切實做好相關學生的心理疏導,汲取教訓,舉一反三,進一步加強學生軍訓等活動的監管,切實維護學生的權益,並終止與漢中學生國防教育基地軍訓培訓合作。看到此報道的家長不知有何感想?是氣憤教官的方法有誤?還是覺得浪費十分可恥?

軍訓教官逼學生吃泔水?涉事教官被解聘,再次引發公德與良知碰撞

針對吃泔水這一問題,家長朋友們也應思考一下,真的只是教官的責任嗎?九零後、零零後的孩子是物質及其富足的一代,他們從小就生活在優越的環境中,過著吃穿不愁的生活,而父母的要求和期望也不高並且也很單純,僅限於讓他們健健康康無病無災長大。

可是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他們的習性也大不相同,很少有人會覺得一個人的浪費會造成什麼樣影響,甚至會覺得我花自己的錢願意浪費。

軍訓教官逼學生吃泔水?涉事教官被解聘,再次引發公德與良知碰撞

這樣的思想是不是應該教育糾正一下呢?一個人的浪費不可怕,多個人的浪費是不是由一個又一個的個人組成的呢?教官的初衷是沒有錯的,方式應該是有些欠妥了。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教育引導他們是家長老師應盡的責任與義務,可是也要講求方式方法的不是嗎?家長們應該多多引導教育孩子浪費可恥,應該勤儉節約。

軍訓教官逼學生吃泔水?涉事教官被解聘,再次引發公德與良知碰撞

針對浪費這一問題,家長應從小教導,不應讓孩子養成浪費的錯誤習慣與思想。亦可以帶孩子到莊稼地裡,切身感受體會一把農民們的不易,讓他們真正理解“粒粒皆辛苦”的含義。經歷這一事,相信孩子們也應該反思一下自己,已經成為中學生了,是不是應該懂得浪費可恥這個道理呢?是不是也應該響應一下光盤行動呢?而不是有我花自己的錢,花我父母的錢談不上浪費不浪費這樣的思想。

軍訓教官逼學生吃泔水?涉事教官被解聘,再次引發公德與良知碰撞

浪費問題一直都在,作為家長是不是應該重視浪費問題,並引導教育自己孩子,不要養成浪費的不良習慣。作為華夏兒女,傳承勤儉節約的中華美德應該是每個人的責任與義務。

我是家長語屋的創辦者,關注孩子成長,請和我一起關注: 家 長 語 屋

微信:jia zhang yu wu12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