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甜菜糖產業今非昔比

“甜菜糖將成為國內食糖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其市場份額達到15%—20%的概率很大。”9月9日,英聯糖業中國區董事長張有基在2018第三屆中國(鄭州)國際期貨論壇的“白糖分論壇”上進行“國內甜菜糖的發展趨勢與市場影響分析”的演講時表示。

“2017/2018榨季,國內甜菜糖主產區之一的內蒙古只有6家糖廠,榨季內僅產糖48萬噸,而2018/2019榨季,內蒙古將有8家新糖廠投入運營,預計產糖80萬—100萬噸。”張有基表示,他們開始專注於北方甜菜糖產業,並將重點放在甜菜種植技術的提升上。從整體發展情況看,雖然最初幾年進展緩慢,但當前以“種植戶為核心”的農業發展戰略取得了顯著效果,甜菜糖產業的發展今非昔比。

“目前,甜菜種植端的農戶結構、產量、收入、農業綜合效率等均發生了翻天履地的變化。”據張有基介紹,2007/2008榨季,內蒙古有50萬農戶種植甜菜,總產量僅為55萬噸,甜菜菜絲的含糖量不足14%,甜菜單產為2噸/畝,重要的是甜菜種植未能實現機械化。而到了2016/2017榨季,內蒙古1200個農戶種植的甜菜的總產量就佔到市場份額的80%,其可以生產出156萬噸甜菜,甜菜菜絲的含糖量也高於16%,甜菜單產超過3.5噸/畝,機械化率更是達到73%。

鑑於單產增加,甜菜總產量水漲船高,加上近年來甜菜收購價一直較為穩定、種植機械化率提高降低了種植成本,種植甜菜的收入不斷提升。

另外,張有基表示,由於加強了土地整合力度,且農業機械的推廣和普及降低了甜菜種植的勞動強度,甘庶種植戶總數已下降72%,但種植大戶數量明顯增多,種植甜菜的農業效率越來越高。

據期貨日報記者瞭解,當前,甜菜糖產業正在我國北方快速發展。同時,這種發展具有可持續性。很多產業企業會指導農戶安全有效地使用農資物料,如教育農戶根據種植指導正確使用殺蟲劑,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農作物和土壤的破壞。

“甜菜糖產業之所以取得成功,與內蒙古等地適宜的氣候條件和優越的土地條件密不可分,其為機械化種植的推廣打下了良好基礎。”張有基說,在地方有關機構的支持下,土地整合又為種植大戶的發展提供了條件。更為重要的是,市場化的定價機制使甜菜種植收益優於其他農作物,保證了農戶的收益。

另外,糖廠持續不懈地投入研發、管理,支持農戶提升種植技巧,也促進了甜菜糖產業的發展。

張有基認為,我國甜菜糖市場發生著可喜的變化,預計未來發展得更好。其一,產業企業正在通過創新來提升種植實踐和農藝技術。例如,中下游產業企業與甜菜種植的上游企業保持緊密聯繫,這種聯繫使得中下游產業企業能夠對農業的快速發展做出反應。其二,產業企業與農戶進行多渠道溝通,根據不同農戶群體的需求精準化溝通。另外,優化的、簡潔的宣傳內容讓農戶更容易接受。而過去,產業企業針對農戶的種植技術等的宣傳和引導是很基礎且不全面的,如僅簡單張貼宣傳海報且宣傳內容過於複雜難懂,最終結果是效果不明顯。其三,電子化溝通工具得到普及。2014年,張有基所在的公司進行了一項調研,發現有49.6%的種植大戶在使用智能手機。現在,可能已經接近100%。當前,可以通用微信等平臺向農戶發佈信息,包括價格、政策、農藝知識、病蟲害防治知識、小農機應用視頻等。

張有基補充說,在甜菜糖產業快速發展之際,我們也要時刻關注市場大環境的變化,學會利用新的金融工具為產業的穩定發展服務,如在當前噸糖利潤不斷縮水的情況下,利用期貨平臺制定合理的套保策略。

本文源自期貨日報網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