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風雲之緬甸貢榜王朝

【笈牙國王King Alaungphaya】1752-1760~用8年的時間統一全緬甸建立了貢榜王朝

公元1714年本名吳昂舍牙的雍笈牙出生在現今實楷省的Shwebo市,當年僅是一個小村落,中年擔任該村村長,1752年以現今庇古省庇古市為首都的孟族國軍隊向北發起侵略戰爭,雍笈牙在反抗孟族軍隊的戰爭中嶄露頭角,優異的領導才能吸引了各地反孟族勢力投靠到他的旗下並擁護他稱王,公元1753年成功的擊退孟族軍,收復了首都阿瓦城,1754年被俘虜到孟族國當人質的前國王被殺害後,雍笈牙正式開創了貢榜王朝。

1755年雍笈牙揮軍南下佔領仰光,1757年攻克了法國人支持的孟族國首都庇古城,當時歐洲人在緬甸南部勢力強大,為壓制歐洲人,使其難以支持孟王室復辟,1759年10月雍笈牙的軍隊殘酷的屠殺大量歐洲人,為杜絕後患,他的軍隊繼續進軍與孟族結盟的泰國阿瑜陀耶王朝。

在圍困阿瑜陀耶都城期間,雍笈牙巡視火炮隊時被炮彈意外炸傷,1760年班師回朝的途中傷重不治,當時他還不足46歲,王位由長子囊陀基Naundawgyi繼承。

王朝風雲之緬甸貢榜王朝

緬甸雍笈牙國王的雕像

【囊陀基國王Naundawgyi】1760-1763~在位3年

囊陀基是雍笈牙的長子,貢榜王朝的第二任國王,擔任太子期間就跟著軍隊征伐各方,戰功卓越,公元1760年繼位後便成功鎮壓留守阿瓦城的開國功勳的叛變,登基後也陸續平定了其他地方的叛變,1763胞弟辛標信Hsinbyushin在王宮花園內用火槍暗殺了29歲的囊陀基後繼承王位。

貢榜王朝在位僅七天的第五任國王貌貌便是囊陀基的兒子。

【辛標信~Hsinbyushin】1763-1776~在位13年

辛標信是雍笈牙的二子,貢榜王朝的第三任國王,他弒兄奪得王位。辛標信上臺後成功征服了泰國阿瑜陀耶王朝(大城王朝),勢力到達今日的寮國,完成了父王雍笈牙未竟之願。

辛標信在位期間不斷的對外擴張,因領地紛爭入侵雲南,發動了著名的清緬戰爭。

1765年到1770年,清緬發生四次戰爭,清朝換了四位主帥,皆以失敗告終。

1776年40歲的辛標信臨終前違背了父王雍笈牙”兄終弟及”的遺言,把王位改傳給自已的兒子新古王Singu Min。

王朝風雲之緬甸貢榜王朝

王朝風雲之緬甸貢榜王朝

泰國記錄緬族入侵的歷史壁畫

王朝風雲之緬甸貢榜王朝

泰國記錄緬族入侵的歷史壁畫

【新古王Singu Min】1776-1781~在位5年

新古王是辛標信的兒子,貢榜王朝的第四任國王,辛標信違背了父親雍笈牙王”兄終弟及”的遺囑,將弟弟波道帕耶趕出王都,王位傳給了自已的兒子新古王。

公元1781年新古王循古制出宮禮佛,第二任國王囊陀基的兒子貌貌發動宮庭政變罷黜新古王登上王位,早年被辛標信趕出王宮的波道帕耶趁勢以平亂之名擒殺了上臺才七天的貌貌,滯留宮外的新古王也死於波道帕耶之手。

【貌貌Phaungkaza Maung Maung】1781~在位僅7天

貢榜王朝的第五任國王,第二任國王囊陀基的兒子,新古王出宮禮佛期間,酒醉後的貌貌依隨從心腹的鼓舞發動宮庭政變,登上王位僅七天就被波道帕耶推翻處死。

【波道帕耶King Bodawpaya】1782-1819~在位37年

波道帕耶是雍笈牙的四子,貢榜王朝的第六任國王,緬甸歷史上很得民心的國王,在他統治期間,國力強盛、經濟繁榮,任內由阿瓦遷都阿瑪拉普拉,在位長達37年。

現今曼德勒伊洛瓦底江西岸世界最大的磚造建築之一敏貢塔便是他的傑作,只建了三分之一便被迫停工,附近不遠處一座近100噸的銅鐘也是他對佛教的供養。

1784年派太子吳波征服若開國,1785年建曼德勒大佛寺供奉自若開運回阿瑪拉普拉的摩訶牟尼佛(Mahamyatmuni Pagoda),為運輸把佛像分切四段,另外當時緬甸也常對泰國用兵。吳波沒等到繼承王位就病死在太子任內,經過內部的幾番較勁後立長孫實楷為太子。波道帕耶剛上臺時期為穩固大位殺了不少王親國戚,後來幾場宮庭政變中又殺了一些功臣、兄弟、叔侄。波道帕耶一生中擁有200位后妃、61位王子與61位公主,公元1819年波道帕耶75歲壽終,孫子實楷繼承王位,即第七任巴籍多國王Bagyidaw。

王朝風雲之緬甸貢榜王朝

1795年英國使節團繪製阿瑪拉普拉國王議事大殿

王朝風雲之緬甸貢榜王朝

1795英國使節團繪製皇家寺廟

王朝風雲之緬甸貢榜王朝

世界最大的磚造建築之一敏貢塔(當年只建了三分之一就被迫停工)

【巴籍多 Bagyidaw】1819-1837~在位18年

繼承祖父波道帕耶王位的巴籍多是貢榜王朝第七任國王,亦稱實楷王,公元1823年與殖民孟加拉國的英國發生了第一次英緬戰爭,1826年英國迫使緬甸簽訂定”楊達波條約”,緬甸失去了西部若開、實兌、南部丹老、土瓦等沿海各區,英緬戰爭後期巴籍多患精神疾病,王后派勢力增大,國王的弟弟達亞瓦底起兵奪位,巴籍多被達亞瓦底軟禁到61歲壽終。皇后派一干人等被溺死。注:緬甸人忌諱被處死王族的血液落地碰土,多行溺斃刑。

【達亞瓦底King Tharyarwaddy】1837-1846~在位9年

貢榜王朝的第八任國王,達亞瓦底是前國王巴籍多的弟弟,因王后攬權,起兵奪位。達亞瓦底上臺初期只將巴籍多及王后軟禁,並善待巴籍多的兒子,王后的親族隨臣也只被下獄關押,後來聽聞王后集團密謀復辟,才陸續處死巴籍多的兒子、王后、王后的哥哥及一干相關人員。達亞瓦底王子時期與英國人交好,登上王位後反而與英國人交惡,他不但不承認第一次英緬戰爭的”楊達波條約”,還派兵至仰光展示軍威,當時英國人殖民仰光以南。1841年強烈地震毀阿瓦城,後期的達亞瓦底迷信幻術,跟哥哥巴籍多一樣患了精神疾病,發病時曾親手以矛刺死大臣。當時王后及蒲甘王子勢力竄起,只要稍有能力爭位的其他王子都被謀害,達亞瓦底並被關在一處偏宮,只讓一個儒弱的王子照顧起居,上位9年後,達亞瓦底病死在偏宮內,照顧他的王子也死於非命,有些歷史專家判斷達亞瓦底是被接任的蒲甘王子謀害。

【蒲甘王Pagan Min】1846-1853~在位7年

蒲甘王繼承父親達亞瓦底的王位,貢榜王朝的第九任國王,蒲甘王沒有什麼治國能力,喜好鬥雞鬥狗等獸戲,貪好杯中物,國政事務交由同父異母的敏東王子兄弟領導的執政團處理。

任內發生第二次英緬戰爭,緬方戰敗後失去庇古以南的下緬甸。戰爭期間王后的勢力與敏東王子兄弟的衝突導致敏東王起兵叛變,最終推翻了上臺6年的蒲甘王,王位由敏東王接任。蒲甘王被軟禁在貢榜王朝的發源地Shwebo的豪華宅邸內到1881年自然老死。

【敏東王King Mindon】1853-1879~在位26年

敏東王是蒲甘王同父異母的弟弟,貢榜王朝的第十任國王,緬甸歷史上很有能力很有作為的國王,他與胞弟Kanaung Mintha推翻無能的蒲甘王后繼承王位。任內因致力改革受到即得利益者的反對,在一次宮庭政變中受封太子的胞弟Kanaung Mintha被殺。

胞弟Kanaung Mintha遇難後敏東王沒有再立太子,晚年因健康不佳,王后勢力能隻手遮天,不讓任何人探望病重的國王。敏東王病亡后王後封鎖消息假傳國王命令召見所有王族入宮,在宮內殘酷的擒殺了可能爭奪王位的王子及親族,王后沒有子嗣,她安排女兒嫁給敏東王的庶子鍚袍並讓他繼承王位。敏東王一生擁有45位以上的后妃,55個兒子及53個女兒。

王朝風雲之緬甸貢榜王朝

敏東王

【錫袍王Thibaw Min】1878-1885~在位7年

錫袍王是貢榜王朝的第十一任國王,第三次英緬戰爭時被英軍俘虜,貢榜王朝滅亡,緬甸末代國王。

王朝風雲之緬甸貢榜王朝

錫袍王

王朝風雲之緬甸貢榜王朝

貢榜王朝第十代國王敏東王的庶子繼承人錫袍王 King Thidaw(1878-1885) 於1885年與兩位姐妹皇后及公主一同被英國人俘虜送到印度,貢榜王朝滅亡。錫袍王一生只娶了與他同父異母的兩位親姐妹,在位七年以來基本上都是由(上圖)中間那位妹妹皇后Suphayalat 在統治。當年意圖垂簾聽政而扶持錫袍登上王位的白象主人王太后集團也是被這個Suphayalat撂倒,當年她才十九歲,撂倒的對手可是她的生母,也曾因吃醋下令處死懷有身孕的情敵及全家老小。家事國事都辦得相當利落 。左邊的是姐姐皇后Suphayagyi。

王朝風雲之緬甸貢榜王朝

印度拍的全家照

錫袍無子(夭折),共育有四女,兩個小女兒是在印度出生,皆為妹妹皇后Suphayalat所生。

王朝風雲之緬甸貢榜王朝

錫袍一家被軟禁於印度勒德納吉里(Ratnagiri)的行宮

貢榜王朝自1752年由開國國王雍笈牙(King Alaungphaya)傳到了錫袍被俘共十一代,雍笈牙臨終前一句"兄終弟及、大小順序"的遺言,也傳承了十一代叔侄兄弟血腥悽慘的貢榜歷史。

王朝風雲之緬甸貢榜王朝

錫袍王東門的護衛(攝於 1885年11月28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