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如甲醛房,是導致白血病的罪魁禍首嗎?

8月 31 日,一篇題為《阿里P7員工得白血病身故,生前租了自如甲醛房》的自媒體文章進入大家視線,隨後迅速發酵為熱點事件。

王同學今年1月做了全面體檢,以便入職阿里巴巴。體檢報告顯示,各項身體指標正常。到了7月,他和妻子說,很不舒服。隨後回京,在301醫院等醫院檢查;隨後,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確診為急性髓系白血病;7月13日,病情惡化,去世。他病逝後,妻子來到杭州,對那套自如房子進行了檢測。結果顯示:甲醛超標。

隨後,鏈家方面的回應是,「所有的批評我們都會收下,所有的責任我們都會承擔」。

這可能是一個坑。這句話的潛臺詞很可能是:如果法院說我們沒責任呢?

自如甲醛房,是導致白血病的罪魁禍首嗎?

那白血病和甲醛到底是什麼關係?

一、明確的致癌物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 IARC(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有一套致癌物分級體系,也是最為公認的致癌物判定標準。這套體系根據不同物質致癌的證據強度分為 1~4 四個等級,其中 1 級表示現有證據幾乎確定致癌,是「已知的致癌物」,4 級則幾乎確定不會致癌。

毋庸置疑的是,甲醛是 1 級致癌物,類似的 1 級致癌物還包括我們熟悉的菸草、HPV、慢性感染乙肝病毒、黃麴黴素等。

但這套證據也有不太完善的地方,它只提到了物質致癌的證據強弱,而致癌的可能性有多大,還與接觸劑量有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都有接觸甲醛的可能性,比如新衣服、食物都有可能存在甲醛殘留,醫院中常用的福爾馬林也是甲醛溶液。

因此,國家標準對各種產品或環境的甲醛濃度,多有明確的規定。

短期接觸過高濃度的甲醛,可能刺激呼吸道、皮膚和眼睛,導致咳嗽、流淚、接觸性皮炎等,而長期接觸甲醛,就會帶來額外的惡性腫瘤風險。

二、急性髓系白血病和甲醛有關嗎?

白血病有很多種不同的類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其中的一種,常見的表現包括髮熱、骨痛、疲倦、氣短、皮膚蒼白、易感染等。

急性髓系白血病有很多病因,比如:

年齡增長,超過 65 歲易得

性別,男性比女性易得

曾接受放療或化療

電離輻射

接觸危險化學物質,比如苯

吸菸

患其他血液病

遺傳因素

而甲醛,正是危險化學物質之一。

自如甲醛房,是導致白血病的罪魁禍首嗎?

三、凡事就怕「但是」

我們可以說甲醛具有致癌性,長期接觸甲醛,會增加患惡性腫瘤的風險,其中包括白血病。

我們可以說白血病有很多種病因,其中包括危險化學物質,比如甲醛。

但是,這些「可以說」,都是建立在大量數據統計基礎上得到的概率提升。放到新聞中的王同學,則可能難以定論。以目前的新聞,無法排除王同學有其他更可能導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病因,即使能夠排除其他病因,這種甲醛提高患癌概率的風險,在法律上,往往也是進退兩難,難以認定因果關係。

在一份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的二審判決書中提及,「……涉及甲醛超標與 XXX 患病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係這一專業性問題,應由有資質的鑑定單位進行相應鑑定,但相關鑑定單位以技術條件和鑑定能力為由決定不予受理,致使對案件爭議的事實無法通過鑑定結論予以認定。」

這種概率問題,鑑定的難度可想而知。

我們在另一份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的裁定書中還看到這樣的記錄:「(承租者)單方委託空氣質量檢測得出的鑑定結論,法院實難採信。」

向消費者提供合格的產品,應該是商家的責任。類似的案例是,在國外(尤其是美國),當產品出現不合格時,可能會將產品的問題與消費者的嚴重後果掛鉤,開出懲罰性的賠償,甚至高達數十億美元。

但在國內,我們可能還要多長一個心眼。

「所有的責任我們都會承擔」。

只有自己保護自己的時候,才是最用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