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戲記——河南小皇后豫劇團《鍘刀下的紅梅》


看戲記——河南小皇后豫劇團《鍘刀下的紅梅》

看戲記——河南小皇后豫劇團《鍘刀下的紅梅》

2013年12月2號,友人告訴我,王紅麗率小皇后豫劇團在邯鄲演出,當天晚上演出《鍘刀下的紅梅》。演出的地方在邯鄲市區的一個城中村,據說是在露天搭建的舞臺。王紅麗作為中國戲劇二度梅的獲得者,能來邯鄲街頭演出,觀眾能免費看戲,對戲迷來說確實是件好事。正好晚上沒事,決定去現場看看。

這出戏以前在電視上看過片斷,說實話不是很喜歡這個新版的劉胡蘭。我曾經買過一盤河南豫劇三團演出的《劉胡蘭》的磁帶,是柳蘭芳、王素君、馬琳聯袂演出,很喜歡裡面很多膾炙人口的唱段,比如《一道道水來一道道山》、《一陣緊張一陣忙》、《好孩子你生長在窮人家》以及王素君老師探監的唱段等。後來還買過王巖主演的《劉胡蘭》VCD,雖然是柳蘭芳老師演出的版本,但是演出效果並不好,樂隊的聲音太大,演員的聲音出不來。王紅麗版本的劉胡蘭基本上是另起爐灶,沒有保留河南豫劇三團經典版本的任何唱段,演出也是比較成功的,還拍成了電影。但是柳蘭芳老師的版本給我的印象太深刻了,我一時還接受不了這個新版的劉胡蘭。

下班回家簡單吃了口飯,就出門溜達著往演出的地方走。走到龍湖公園東門,想想演出的地方還是挺遠的,走到估計還得很長時間,乾脆上了出租車。結果演出的地方太偏僻,友人又沒有說的很清楚,廢了一番周折才找到。下了出租車,遠遠看見了舞臺和鑼鼓聲響,臺下黑壓壓的都是人。

找到已經來到的戲友,在人群中找到個位置,慢慢欣賞起來。看戲的觀眾不少,但是老年人居多。戲已經演了一半多了,舞臺上的劉胡蘭不是王紅麗,據說是她的徒弟,不知道叫什麼名字。現代化的音響效果,演員的聲音很響很亮,效果不錯。演劉胡蘭的演員身材瘦小,比較符合人物的年齡。說實話,如果只聽聲音,我真分不太清是不是王紅麗唱的。只能說現在的年輕演員聲音條件都很好,又有科學的發聲方法,嗓音很亮。但是跟老藝術家相比,還是覺得韻味差了些,也不夠細膩。

王紅麗最後一場才出來。能在這樣一種演出場合裡看見王紅麗登臺,心裡還是有一絲驚喜的。王紅麗的身材有些發福,再瘦一些就更符合人物了。不得不說王紅麗的嗓子很好,演出也很投入,只可惜最後才出場。

演出很快結束,沒有我們期待的加演清唱。我們走到舞臺側面、後面,想看看演員退場,卻發現王紅麗等演員早已經走了,只剩下一些不認識的演員。撤的好快啊!難道怕觀眾找她們合影不成?

大概在二十年前,我大學剛畢業,在邯鄲工人劇院看過一次王紅麗的《風雨行宮》,好象是剛從北京得了梅花獎,回河南路過邯鄲演了一場。當時給我的印象是演出效果很火爆,王紅麗的演出也很有激情,但是很多的臺詞我沒能聽清楚,也可能是劇場的效果不太好吧。

據說小皇后豫劇團一共在邯鄲演出了十天,後幾天我卻再也機會去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