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班規矩之行規十禁、後台規矩、拜師規

舊時戲班規矩

舊時戲班有嚴格的行規十禁、後臺規矩和拜師規等,具體要求是怎樣的呢?小編帶您看看真相——

行規十禁

舊時豫劇戲班行規:一禁踏行滅道,二禁滅祖忘師,三禁忤逆不孝,四禁私買私賣,五禁屙門尿戶,六禁拋茶舍飯,七禁戲謔民女,八禁臥巷躺街,九禁私闖民宅,十禁偷摸拐騙。

戲班規矩之行規十禁、後臺規矩、拜師規

豫劇《轅門斬子》劇照

後臺規矩

演員進入舞臺便不準隨便下臺,化妝後各歸其位,等候出場。旦角坐大衣箱,生角坐二衣箱,淨角坐腳箱(即把子、頭套、鞋靴箱),丑角行坐自便。坐時把衣靠撩起,若候場時間較長,必須脫下。上下髭不能亂掛,滿、三支等為上髭,掛在上場口;一條龍、八字尾、呱嗒胡等為下髭,掛在下場口,據說鬍子掛錯戲班內容易吵架。打鼓的手板非開演不能亂打,亂打等於磕演員的牙;鼓不能亂敲,亂敲會吃官司。

戲班規矩之行規十禁、後臺規矩、拜師規

豫劇《血濺烏紗》劇照

拜師規

舊時從藝必須拜師,無師或不入門者,被譏為“野貓”,到處遭受非禮、刁難。拜師有兩種,一為奶師,即入科所拜之師,學員稱徒弟;二為入門師,即入戲班後所拜之師,學員稱弟子;也有拜奶師為入門師的。拜師要有中人引薦作保(稱保師),籤立契約,行八拜九叩大禮。徒弟對老師要信守“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鋪床疊被,端飯侍茶,稍有差池則遭訓斥、打罵。學徒期間不拿薪俸,收入歸師,學藝三年,效勞一年。

戲班規矩之行規十禁、後臺規矩、拜師規

豫劇《包龍圖坐監》劇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