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韻·映山紅第46期|留藏在記憶深處的情結

蜀韻·映山紅第46期|留藏在記憶深處的情結

“蜀山文學之星”徵文每週末與你相約!《今日蜀山報》的《蜀韻·映山紅》文學專版第四十六期佳作出爐啦!

在每個人的記憶深處,

總有一些人一些事,

讓我們魂牽夢繞,

他們珍藏在我們心底最柔軟的地方。

每當打開記憶的閘門,

這些珍貴的片段便如泉湧般湧現

……

蜀韵·映山红第46期|留藏在记忆深处的情结

母親的味道

何春燕

母親有四個孫女,四個孫女統統由她帶大,當然她們都毫無例外地吃到了母親做的各種麵食。在她們眼裡,姥姥無所不能,雖然不識字,但比識字的爺爺要能幹許多。尤其女兒,自小在姥姥身邊長大,幾乎一日三餐全由姥姥包攬的她,更是深信沒有姥姥做不出來的麵食。我偶而為她蒸個雞蛋或者下個麵條,她對我最高的評價就是:“嗯,和姥姥做的味道差不多。”

我是個似乎在做飯上永遠也無法開竅的人。其實,我非常羨慕能做一手好菜的女人。常常在書中或者電視上看到這樣的場景:暮色四合,夕陽西下,下班歸來的女人拎著滿滿一袋菜,進家,換上家居服,繫上圍裙,便一頭扎進廚房忙碌起來,洗菜、切菜,而後便是或煮,或炒,或煎,或炸,菜放在滾熱的油鍋裡“嗞啦”的響聲,鍋鏟翻炒碰撞鍋壁地“噹噹”聲,鍋裡沸騰的米飯不時地“撲撲”聲,菜飯的香味縷縷飄出,引得放學歸來的孩子像個饞貓似的欲先嚐為快。沒有多大功夫,麻利的女人就做好了一桌色香味俱全的飯菜。柔和的燈光下,一家人邊吃邊聊天,家常裡短,瑣瑣碎碎。此時,外面已是夜色沉沉,而家裡,卻因為這一桌美味的飯菜充盈著幸福與快樂。

母親是北方人,會做各種各樣的麵食:饅頭、包子、餃子、餛飩、煎餅、油餅、麵條、面魚等等。在南方人看來,包餃子不啻為一項大工程,須得提前備好各種所需材料,即使原料備足,包也是須耗費大半天時間的。可是,包餃子在母親看來只是隨時可以準備就緒的一道普通飯菜。如果哪個子女想吃餃子了,母親便會吩咐早上出門的父親採買肉、素菜等原料。原料買來,該切的切,該剁的剁,很快,一盆餡料備好,母親便一個人又擀又包起來。待中午歸家,廚房裡已瀰漫著熱氣騰騰的白霧,鍋裡的餃子在沸騰的水裡飄著,像一個個白色的小船,餃子的香味也由廚房飄散到家裡的角角落落。不一會兒,一盤盤鼓鼓的餃子便上了桌,桌上,散放著蒜瓣,誰吃誰拿。特別是每年大年初一的那頓餃子,吃得特別幸福。老式的取暖爐把客廳燒得暖暖的,剛從鍋裡盛出的餃子香味四溢,全家圍坐在桌前,邊吃邊聊,而母親依然在廚房忙著煮下一鍋餃子,餃子熟了,大嗓門一喊:“快來端哦!”我們便放下手中的筷子,迅即地跑入廚房,又一盤盤的餃子上了桌。此時,新年的第一天因為母親的這頓餃子而更顯年味。

每次愛人出差,我便帶著女兒住在了母親家。於是,幸福的生活便開始了。早上,我不必起早,因為我和女兒的早餐全由母親大包大攬起來。平時在家裡,我給女兒準備的早餐不是超市買的包子就是饅頭,不是麵包就是雞蛋餅。在母親家,早餐很少出去買,幾乎都是自己做。想吃啥,晚上告訴她,第二天早上,她便會在我們起床時準備好:或是黃澄澄的雞蛋餅,或是幾乎透明的裡面包裹著豆芽的油餅,或是一咬又脆又香的煎饃片,或是一碗香氣四溢的麵疙瘩,或是碗底臥著金燦燦的荷包蛋,上面漂著碧綠香菜的麵條。

在我的眼裡,母親就像一個魔術師,普普通通的麵粉,在她的手下,竟可以做出許多的麵食來,就是田埂上長的野菜,諸如馬蘭頭、蒲公英,或者樹上開的洋槐花、榆錢葉,甚至炒菜不用的芹菜葉,母親都可以把它們與麵粉和在一起,做出全家人百吃不厭的蒸菜來。母親做麵食時,我也曾經在邊上看過,試圖也想做出與母親一樣的美味來,可是待實踐起來,手忙腳亂不說,勉強做出來的味道也與母親做的差之十萬八千里。

平時,家常的炒菜一般都是由父親代勞,只是遇到母親認為的大菜,須得她親自上場不可,譬如紅燒雞、紅燒牛肉、紅燒豬蹄等等這些頗費些功夫,也頗講究燒製方法的菜餚,只有母親才能燒出我們愛吃的綿軟可口,又辣又香的味道。母親做的紅燒大龍蝦、紅燒螺絲比街上售賣的味道還要好。

前段時間母親興致盎然地學做酒釀,她聽了別人介紹的方法,讓父親從超市買來酒麴,用若干斤糯米,做出了滿滿一大瓷盆酒釀。起初,我對她的手藝持懷疑態度,但是吃了一碗,不禁歎服,其味其香比超市的還正宗,還綿柔。最近,她又開始學做草莓醬,當然,又是一做成功。女兒每次吃起來都是欲罷不能。我常想:她怎麼就有那麼大的精力,而且從不甘於落後,新鮮的東西、事物她都能很快接受。

也許,在每一個人心中,美食縱有千千萬,但唯獨只有自己母親做的食物甘之如飴。因為,母親的美食浸染了濃濃的愛,把愛作為主料,食物作為輔料,其味又怎能不美?又怎能不讓人留戀呢?舌尖上的美味,它只屬於母親。

父 親

合肥八一學校 鹿倫瓊

父親是位退休校長,已經八十歲了,看他說話、走路的神態,還像個六十多歲的人,逢著喜事一高興,喝掉一斤酒也不醉。母親說他天天去打“獨路客”牌,牌技不錯,贏的多,輸得少。

父親愛看書。我呱呱落地了,奶奶慌忙去叫他,他看書看得入迷,一分鐘沒理奶奶,奶奶奪走他手中書,大聲告訴他生了兒子,他才醒悟過來。原來他在看《隋唐演義》,被書中秦瓊的人格力量震撼了:秦瓊驍勇彪悍,而且志向遠大,品德高尚!當時一激動,他取個“瓊”字給我做了名字。

父親不光愛看書,而且樂意把書中故事繪聲繪色地講給別人聽。我記憶最深刻的,是正月裡父親講評書的場面。舅舅在上樓郢,那是個大村莊,我們剛剛在村頭出現,村子裡人就興奮起來,手舞足蹈,奔走相告——會講評書的老師來了,馬上可以聽精彩的故事了!有人一“宣傳”,男女老少跟隨著我們,一會兒功夫,二舅家兩間屋子擠得滿滿的,凳子上,椅子上,門坎上,床邊上,坐滿了人,鍋臺四周,大桌四周站著人,來得遲的,進不了屋子裡的,就站在窗戶外面聽。記得父親講的是《龍山游擊隊》。內容大意是:抗日戰爭時期,活躍在呂梁山區的龍山游擊隊隊長許方,依靠地方群眾,帶領遊擊健兒,與日偽軍展開了艱苦卓絕的鬥爭的故事……情節驚險曲折,人物生動可愛,栩栩如生。

我躲在父親身後津津有味聽著,滿屋子人聚精會神,生怕漏掉一句,隨著故事中人物的命運,隨著父親的喜怒哀樂而變換著面部表情。一瞬間,觸動了我的心靈,父親多麼可敬啊!時至今日,當我拿起課本要敷衍了事講課時,就想起父親的繪聲繪色與妙語連珠的情景,我就十分認真地,激情飽滿地去上好每一節課。這,就是父親給予我的寶貴財富之一吧!

父親的字寫得很好。前年,帶一卷宣紙回老家,要求父親寫幾幅書法作品。父親立即揮筆龍飛鳳舞一番,我站在一旁看得如痴如醉。這些作品被我帶到城裡裝裱店裡“升級”,恰好遇到一位書法家,這位書界名人讚歎不已:這字領略了趙孟頫的真諦!其實,父親沒有習過字帖,那手好字,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寫規章制度,做宣傳專欄,寫春聯,練就出來的吧。想起童年時,父親寫春聯我給他拉紙的事,就不寒而慄。那時臘月二十幾,村裡人送來一卷卷紅紙,要父親給他們家寫春聯。父親一絲不苟地裁紙、折格子、書寫,他要我幫他拉紙、晾春聯。那時家裡窮,晚上是不吃晚飯的,我也沒有棉鞋。大雪紛飛,北風呼嘯。他那裡卻寫得全神貫注,瀟灑自如,可我這邊是凍得腳像針扎一樣疼,餓得恨不得吃了一卷卷紅紙。

父親不光是字寫的好,還會創作門歌,編寫土劇本。大隊裡要搞文藝演出,總要找父親編寫一出鄉土劇本,他創作的劇本貼近現實,幽默風趣,群眾喜聞樂見。村子裡有個姓陶的盲人,本來靠他父母養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冬天,父親每晚在生產隊裡看牛,叫來盲人,一句一句地教這個盲人唱門歌,唱詞都是即興創作的,很押韻,很工整,有情節,有故事。盲人不太聰明,父親經常教到公雞打鳴,那真叫誨人不倦。我記得那些門歌,詼諧而又朗朗上口,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有《小三姐看雞》《學大寨》《戒賭》《三女兒嫁母》等等。一貫瞌睡大的我,聽父親教唱,是睡意全無,那婉轉渾厚的聲音,讓我陶醉。盲人終於學會了這些門歌,挨村挨戶去唱,每天能掙個三塊兩塊的。那時父親當教師,一個月才十幾元工資。盲人家父母萬分感激,就買來一條“光明”牌香菸送給父親,父親沒有要。

大前年,堂哥為孫子辦滿月酒,父親前去祝賀,滿心歡喜,喜酒喝了大半瓶,絲毫沒有醉意。回來時乘坐鄰居的電瓶車,爬坡時,電瓶車翻倒,父親摔傷了腿。在醫院病床上,父親不準母親打電話告訴我們,一怕我們替他擔憂,二怕影響我們工作。當我從別人那裡知道這一切時,瞬間潸然淚下,嗚咽著說不出話來。父親,為了五個兒女上學嘔心瀝血、隱忍剋制,家裡沒米下鍋,他去借貸,他還是鼓勵我們好好讀書。可是今天,我在寄宿制學校做班主任,無法抽身去服侍受傷的父親,怎能不慚愧?父親,給了我們一個父親應給的所有的愛,甚至更多,但,我們給了他什麼呢?

開在心裡的花兒

習友路小學 王田軍

每每清晨醒來立在窗前,清亮亮的陽光灑在窗臺上,我便擁有了一個斑斕的世界——蘆薈和杜鵑花兒愜意舒展,她們在窗臺這個小小的世界裡各自安然。窗外的風兒輕輕吹拂,仿若在跟柳枝兒道別;柳枝兒搖曳在風裡,引得杜鵑花張大了眼睛張望,開得正豔的花兒如燦爛的笑臉,盈盈有意。那一抹新綠、一個小花苞,不禁讓我憶起孩提時代的美好往事。

小時候,住的老房子是什麼樣子幾乎不記得了,但門前屋後幾種花兒的樣子和香味兒卻一直縈繞在心底。媽媽是個會侍弄花草的人,那株碩大的月季從我有記憶一直開到我們搬離老家,好幾年的光陰,那紅彤彤的花兒在每一個春天綻放笑顏。還有屋後小渠旁那叢金銀花,淡淡的香味兒瀰漫著童年的純真。去年回老家經過那裡,還看到那些經年的藤蔓依然頑強地附在水邊的荊條上。

每天早上,我和弟弟洗漱完畢,媽媽遞給我們一人一張小凳子。於是,一個在月季花前,一個在金銀花旁,朗朗的書聲伴著花香讓我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美妙的春日清晨。晚放後,我和弟弟都會帶幾個被我們家的花兒吸引的同學回來。膽大的男孩子們當然是到渠旁摘金銀花,女孩子們則圍著媽媽學著怎麼插枝或者移栽月季。然後,我們一起玩耍,任由春風裹挾著花香和我們的笑聲,吹過整個童年,留下快樂。印象最深的是老家四周那種不知名的小花兒,因為花兒是藍色的,所以我們就把它叫藍花兒。那些星星般的藍花兒把老屋包圍在中央,夥伴們都喜歡一腳踏進花叢,任由花兒沒了膝,瘋鬧累了便躺下來,風兒一吹,感覺自己像盪漾在一片藍色的花海中,自由自在。

長大以後,偶爾聽媽媽提及在老家住著的那幾年,日子過得並不怎麼好。然而,每當回憶起來,卻沒有分毫的辛酸或者苦澀:等待桃子、梨子成熟一天看幾遍的心急;收穫柿子、葡萄時的大大滿足;特別是各種花兒的芬芳,給了我一個豐富而單純、平淡而多彩的童年。

時光如水,媽媽漸漸老去,歲月之河濾去了她的風華。可是,庭前屋後的總是開著的花草,給了媽媽一份如花的心情。媽媽又用那如花的心情,給了我和生活在她身邊的人無限的溫情和愛意。

如今,我也試著在花草之間播撒愛與溫暖,讓我的心裡也開出許許多多的花兒……

那片竹園

合肥八一學校 魏興付

老屋後院宅基地上有一片竹園,我記不清是何時長成的,聽母親說,上世紀五十年代,父親年輕時正遇上鬧饑荒,為了餬口,自學了篾匠手藝,農閒時,做點竹器出賣賺點微博收入。為了節約材料成本,他從朋友家要來一些"竹都“當作種苗,移栽至自家後院宅基地上,年復一年,由少增多,漸漸地長成了一片小竹園了。

兒時(上世紀七十年代),兄弟幾個曾在竹園裡捉迷藏,玩遊戲,尤其每到暑假,竹園成了我們納涼的好地方,那時,沒有電扇,生活條件艱苦,我們大熱天幾乎呆在竹園裡看書、寫作業,或是邀請鄰居老人給孩子們講講故事,竹園成了夏季我們必不可少的活動小天地,生活得很充實。

隨著年齡的增長,兄弟幾個陸續學業有成,一個個從老屋外出工作,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最後留守老屋的是年邁的父母。逢年過節,兄弟相約攜妻帶小探望老人,忙乎一陣,也免不了去竹園轉轉,或是以竹園為背景照個全家福留念。

日子如水在平靜的歲月之河中匆匆流淌著,但總有讓人夜不能寐的不尋常之日,一九八九年農曆五月二十六日,傳來噩耗,辛苦勞累的母親因患胃竇癌醫治無效離世。兄弟幾人叩首在母親的遺體旁,哭得撕心裂肺,安葬好母親,我們商議,將父親接至兒子家輪流居住贍養,可老人就是不願意。理由簡單:習慣了老屋生活,捨不得離開那片竹園,城裡再好他也不去。

父親仍舊守著老屋和那片竹園,閒時用自家竹材編制竹器送給晚輩或親戚,就這樣生活著,直至壽終93歲。遵照老人生前遺願,火化後,要端好他的骨灰盒繞竹園走一圈才可入土下葬,燒冥屋(農村舊習俗,老人死後,用紙紮屋,說是人去陰間有屋住)的地方設在竹園旁邊,我們照著做了,似乎圓了老人的夢。

後來,因新建長江大橋(望東大橋)引橋工程施工途經老屋旁邊,老屋被徵拆,唯一留存的是那片竹園。

又是一年春節至,老屋不見了蹤影,父母的遺像被複制分掛在五個兒子家的正廳中,再度相約回老家,目睹那片竹園,物是人非,老淚縱橫,思緒萬千……

如今,大哥已教書退休在老家,二哥遠在南美洲巴西里約大使館工作,我在合肥教書,兩個弟弟在北京開文化傳媒公司,雖然相距甚遠,但那片竹園已深深烙進我們一家人的心裡。

竹園啊,竹園!您已成了我們夢牽魂縈的聖地,您濃縮了我們家族共同對故土的熱戀!

書韻飄香

綠怡小學 王元忠

書於我,有著說不清的緣分。不知從何時開始,有了離不開書的生活。手捧素卷一頁,桌上清茶一盞,日子就這樣在書香茶韻中悄然而逝,不知歸年,不問世事。

書中有靜。年少時的輕狂孤傲,世事紛擾的現實殘酷,讓每個人都形色匆匆,身不由己。只有在書中,才能夠找到那份清寧與安詳。丟棄身邊瑣事,忘記身心煩惱,在書中尋找一方淨土。不是想“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只是心中有夢,撐篙追尋而已。瀟湘館裡的冷月清秋,竹韻詩情;怡紅院內的海棠依舊,滴漏纏綿;落梅書院的梅韻悠遠,清香怡人;秦論漢賦的鋪排張揚,一氣呵成;唐詩宋詞的大氣磅礴,輕歌曼舞……都從文字中撲面而來。帶著油墨清香的紙張,散發誘人魅力的文字,承載著多少人憧憬理想的歡愉,追求夢想的執著!獨坐一隅,享受與書本交流的清幽,感念和作者融匯的境界。生命,在這一刻有了嶄新的意蘊,人生在一瞬間被華章鋪滿。靜中的唯美,只有文字能夠講述,只有書本可以描摹。

書中有夢。人不相同,夢亦各異。一個平凡的女人,通過閱讀來書寫自己嶄新的人生。普通的農村女教師,一步步實現自己的省城夢。生命不息,閱讀不止。當最終實現落根合肥,認真執教的夢想時,再次看著手中的卷帙,才明白閱讀於我,已經是知己朋友,再也難分彼此。隨身攜帶書一本,不管是鬧市街頭,或是清靜家中,只要沉寂其中,就可以做到物我兩忘。終於明白了陶潛的那句“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深意。不是他孤高自傲,而是一種真情流露。菊的清幽淨遠,是陶潛一生的追尋;荷的潔身自好,是周敦頤一世的情緣……在閱讀中尋夢,那是一段笙歌綿綿、意蘊悠遠的浪漫之旅;在閱讀中撐篙,那是一船文字為槳,紙張為帆的詩意人生。

書中有愛。閱讀,讓我的心變得柔軟輕靈,讓我的世界變得詩意融融,愛意悠悠。為寶黛的生離死別,錯過今生而啼泣;為安娜的葬身車底,香消玉殞而堪憐;為逝去的青春而輕嘆不已,感慨良深;為匆匆那年而淺笑不語,眉似彎月;為三毛的跋涉萬里,醉倒沙漠而沉吟;為張小嫻的愛恨情仇,痴男怨女而迷醉……書本中的分合人生,文字裡的悲喜幽怨,都在隨著紙張緩緩翻動,去了再來,來了還走。誰沒有為那些醉生情海,永不醒來的才子佳人而讚歎吟詠?誰不曾在少年時光書寫情深,泛舟愛河?

書中有情。“人生自古誰無情,情到深處天地動。”這首《千古絕唱》唱出了多少痴男怨女的心曲,打動了多少人間兒女的心扉。書本中的感情更是纏綿悱惻,動人心魄。每每讀起,總是忍不住淚水連連,涕泣淋淋。簡·奧斯丁的一生孤苦,成全愛人書寫了一世不朽的詩篇;倉央嘉措“人生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的不能雙全的無奈感動了所有人間的男女;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夢想說出了每個人的一生追求;元稹“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的生離死別,陰陽相隔的悽婉涕泣;蘇東坡“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纏綿悽絕……文字中的情深意切,文人墨客的感情故事,是他們書寫華章、成就詩歌的最好動力。讀文字,嘆人生。煙火人生,平頭百姓如此;著作等身,作品如雲的才子也是如此。人生情為貴,人生愛為珍。

書中有理。年輕的時候,每個人都鋒芒畢露,光芒四射。可總是在現實面前碰得頭破血流,面目全非。閱讀可以讓我們明理懂道,少出差錯。古人“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的說法是有著深刻道理的。司馬光的《資治通鑑》是一部帝王將相所做作為對後世影響的經典之作。裡面的道理通俗易懂,讀來受益匪淺。司馬遷的《史記》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是史家的經典之作,值得好好研讀。通過讀史可以讓我看清自己,不犯前人之錯。詩歌中的道理更是層出不窮,比比皆是。蘇東坡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讓我明白了跳出當局、總覽全局的重要;朱熹的“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讓我懂得只有不斷注入新的知識能力,才能夠永葆清流,不會枯拙的必要;陸游的“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讓我瞭解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歡愉……閱讀史書和詩歌,讓我們在前人總結的哲理中保持清醒,明白事理。不會被濁流所玷汙,不會被腐化所埋沒。清新一片獨佔鰲頭,唯美一生別具風格。

書中有雅。典雅不俗,脫群獨立。這是讀書者給人留下的深刻印象。“不汲汲於富貴,不慼慼於貧賤。”入世時氣華脫俗,隱居時自得其樂。不管是在喧鬧街頭,還是在深山幽林,總是能夠獨善其身,卓爾不群。“腹有詩書氣自華”應該是對讀書人最好的讚美。文雅恰當的舉止,妙趣橫生的談吐,詩意浪漫的家居,手不釋卷的耕讀……好像都成了我最喜歡的生活方式。靜坐書房,觀日落西山的唯美,聽鳥鳴蟲嘶的天籟,品清茶縹緲的香韻,讀一籃春光的詩書……這樣的生活,何樂不為?遠離手機的騷擾,摒棄電視的雜亂,告別俗物的侵襲,靜享閱讀之樂,獨品書中雅緻。

書中有樂。“好讀書不求甚解”是陶潛讀書的境界,我也如此。大量的閱讀,讓我感受到文字的和樂唯美,前人的真樂大樂。杜甫“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的收復失地,預想重返故鄉的快樂;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憂國憂民,愛國愛民之樂;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豪邁大笑,個性張揚的快意;孟郊“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盡長安花”的進士及第,歡樂快意……都隨著文字噴湧而出,勢不可當。讀這些快意人生凝結的詩章,想象千百年前這些詩人的酣暢淋漓,怎不是對當今生活的一種鞭策!

就這樣,在書中行走著屬於自己的生活,這日子就鳥語花香,翠色慾流,碧空千里,雲朵漂游……獨居一隅而不孤清,獨處一室而不煩躁。寂靜中稍顯喧鬧,繁華後再現清幽。書,我之摯友;我,書之知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