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出了個「三高」、「亞健康」都能買的醫療險,值得買嗎?

1、平安要搞事情了

買保險就是買“平安”!“平安”二字,一語雙關。

給平安保險起名的人簡直就是天才呀!越越表示大寫的服!

可自從做了保險以後,越越就對這家公司不是很待見。一款“平安福”坑了無數人。。。

可能平安福是被懟的最多的一款保險吧,但是無論你怎麼懟,無論它怎麼坑,就是有人買,為什麼呢?

平安出了個“三高”、“亞健康”都能買的醫療險,值得買嗎?

不明白吧?很疑惑吧?

越越來從不同的角度跟大家嘮嘮為什麼!

先看看平安人的戰鬥力!

截至2017年年底,平安人壽的個險代理人達到138.59萬人,中國人壽的個險銷售隊伍規模達157.8萬人。

平安比人壽少了將近20萬代理人,但保費卻比人壽多收了500億。

戰鬥力很是強悍呀!這一點很多人應該是深有體會。。。

平安出了個“三高”、“亞健康”都能買的醫療險,值得買嗎?

再跟大家嘮嘮費用率!

貼一張圖給大家瞅瞅。

平安出了個“三高”、“亞健康”都能買的醫療險,值得買嗎?

壽險業務——費用率

以上是A股四家上市險企近年來壽險業務費用率的變化圖。

費用率中最主要的有兩項:一是手續費和佣金支出,另一是業務及管理費。


平安的壽險費用率是32%,高於新華的29%,更高於人壽的21%,比太保的36%低上4個百分點。

所以,2017年太保的新業務增長了40%,平安增長32%。

這說明啥問題呢?

佣金給得越高,營銷員就越有動力去賣,宣傳的力度也就越大,新業務增長自然就越高。。。

不過話又說回來,平安福再不好,總比買一大堆理財險,沒有一分錢保障型保險要強得多。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專門寫文章懟平安福,越越卻不屑於去寫這種東西,沒意義。。。

但是平安最近推出了一款三高和亞健康人群都能買的醫療險,倒是讓越越眼前一亮。

靠“平安福”賺了那麼多錢,這是要開始回報社會了?

2、這個產品怎麼樣?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款平安人壽新出的惡性腫瘤醫療保險——i無憂醫療保險。


防癌險大家應該都聽過,買了之後萬一得了癌症,保險公司按保額給賠錢,買多少賠多少。

醫療險與防癌險自然不同,醫療險是花多少報多少,這款產品最高200萬。

關於這個保險,有這麼幾個特點。

一是核保寬鬆

由於這款醫療險只保惡性腫瘤,所以投保人群很是寬泛,對於“三高”和亞健康的人群都可以投保。

可能對於我們年輕人而言,可選擇的範圍比較大,但是對於上了年齡的人來說,能買的保險確實有限。

辛苦了一輩子,誰身體還沒點小毛病。

二是賠了還能買

這款保險的責任明確表示,首次投保後罹患癌症仍可再次投保。

這一點就解決了很多人的後顧之憂。

因為醫療險有個特點,只保1年,比如今年保險剛好快到期時生病了,到期後最多再賠付30天的醫療費。

超過了就不賠了,想再買也不一定能買到,因為要核保,得過癌症自然是過不了核保的。

三是保額高

200萬的醫療保險金,看病自然是不愁了,如果只住普通病房的話。

瞭解過防癌險的朋友肯定知道,防癌險的額度畢竟有限,要是買200萬的防癌險,且不說保險公司會不會承保,光保費就是很大一筆開支。

買保險就是買個安全感,沒有哪個人真想用上這個保險吧?

買了保險,沒有後顧之憂了,然後再去拼命賺錢,這才是一個人奮鬥的正確姿勢。

不然的話,可能辛辛苦苦幾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

這款保險有個比較人性化的地方,對於每年的免賠額,客戶可以自己選擇0免賠、1萬或者3萬的免賠。

當然了,免賠額越低,保費自然就越貴。

賠付比例也很霸氣,100%給付,看病花的錢,扣除免賠額後100%報銷。

還有一個誘人的設計,這款產品提供醫療直付服務。對於家庭經濟條件不是特別好的客戶,這確實是很暖心的設計。

對於一個得了癌症的人,要找親戚朋友借錢看病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個產品的這一設計確實很棒!

最後看看費率,再好的保險責任,要是保費貴的離譜,那也失去了購買的意義。

平安出了個“三高”、“亞健康”都能買的醫療險,值得買嗎?

費率不是特別高,在越越的預料範圍內!

平安的產品嘛,有品牌溢價很正常了,最起碼比平安福良心多了。

這怎麼又說起平安福。。。

3、哪些人適合買呢?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保險產品也是同樣的道理,再好的產品也不可能適合所有的人,再爛的產品也不可能一無是處。

在越越看來,這款產品主要適合以下這些人群購買。

一、“三高”、亞健康人員

話說醫療險的核保標準是最嚴格的,身體稍微有點小毛病,可能就買不了了。還更別說是“三高”人群了,基本就跟醫療險說拜拜了。

雖然這款產品的保障範圍不像其他的百萬醫療險那麼寬泛,只保癌症。但是作為防癌險的姊妹險,這個產品在市場上還是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況且對於已經被其他醫療險明確拒保的人群,買點這個也是不錯的選擇,有保障總比沒有保障強。

況且癌症理賠一直是重疾險理賠最多的案例!

二、51-70歲的“高齡”人群

可能對於年輕人而言,身體條件比較好,保險公司最喜歡,能買的保險自然多。

等上了年紀以後,辛苦一輩子,身體上有點下毛病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可能剛買了保險沒多久,這份保險就用上了。保險公司自然不喜歡。

所以對於上了年紀的人來說,可投保的範圍實在有限,如果不能預防所有的疾病,防住最可能發生的疾病,堵住最大的漏洞也是不錯的選擇。

說了這麼多,越越做個簡單的總結,這款產品對於年輕人,尤其是身體健康的年輕人來說,意義不大。

買份0免賠額的百萬醫療,也就300多,這個醫療險就需要200多,性價比不是很高。

但是對於“三高”人群,身體處於亞健康的人群,或者現在已經50多歲,還沒有買過任何保險的人而言,這個產品還是很有價值的。

堵住疾病的最大漏洞,也算是盡人事,聽天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