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入園哭鬧,請你充分接納!

據說,過幾天,你會在學校門口看到這麼一群人:

匍匐前進型

孩子的入園哭鬧,請你充分接納!

望眼欲穿型

孩子的入園哭鬧,請你充分接納!

假裝看不見我型

孩子的入園哭鬧,請你充分接納!

如果這幾天你在學校門口看到他們

千萬不要緊張,千萬不要驚慌

他們不是人販子

而是他們的孩子or孫子孫女

才剛剛開學…

在孩子入園初期的種種表現中,送園時聲嘶力竭、撕心裂肺的苦惱,恐怕是家長們最難以面對和接受的了。但是,哭鬧是孩子的本能反應,尤其是要離開溫暖的家走向一個陌生的環境,面對孩子這種“本能反應”。作為家長又應該以怎樣的態度來應對呢?

入園,不僅僅是對孩子的一項挑戰,對全家人來說也算得上是一件大事。我們必須要先做好心理準備,那就是:入園適應,絕不是一個輕鬆愉悅的過程。

上幼兒園,跟爸爸媽媽分開,僅這一點,就足以讓孩子哭,而且是那種撕心裂肺的哭。這是孩子大腦中先天預設好的程序,也就是本能反應。小寶寶面對新環境,碰到陌生的人、事、物時,本來就會因為害怕而產生不安全感,從而出現哭泣、撒嬌、害羞等行為,這些都是因為內在情緒反應所表現的行為。

因此入園過程中,孩子大哭是最正常不過的現象,絕不意味著孩子不懂事、適應能力差,也不是說明孩子在幼兒園遭遇到什麼不好的事情。

孩子的入園哭鬧,請你充分接納!

有的父母,由於沒有對於孩子大哭有正確的認識和充分的準備,很容易自己也陷入負面情緒中。

不耐煩

例如:

“跟你說了多少遍了,晚上一定會接你回家,怎麼還哭啊!”

“講了那麼多繪本,每次都告訴你媽媽也會想你,怎麼還要傷心!”

“別人家的孩子早就不哭了,你怎麼適應能力那麼差呢?”

……

內疚

儘管不一定表現出來,但是大人的表情中充滿了:

寶貝好可憐,媽媽好難過、好心疼。

身為父母,在看到孩子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的時候,最強烈的衝動就是趕緊幫助孩子解除痛苦,如果無法解除,那我們自己就會很痛苦。

其實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情緒的最直接來源就是身邊的親人。家長的這種不捨或是擔憂的情緒,會對孩子造成最直接的影響和輻射,令他們進入全新環境的不安全感大大加重。

所以在送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家長首先要調節好自己的情緒,保持平常心,更自然的將孩子去幼兒園看做是一件讓孩子進一步成長的快樂過程,給將要面對全新環境的孩子增強安全感和對幼兒園的好奇。

孩子的入園哭鬧,請你充分接納!

有了對孩子情緒的正確認識,家長對自己情緒的充分準備,我們接下來就可以努力做到3件事:

1、早晨在幼兒園門口,鎮定告別

認真且輕鬆地告訴教孩子:“是啊,我知道你會想媽媽,媽媽也會特別想你的。放學了,媽媽就在這等著借你回家。”

接著,鎮定的將孩子交給老師,然轉身離開。整個過程中的關鍵,在於鎮定輕鬆的狀態。(儘管很難) 家長的分離焦慮就像一股反作用力,會阻礙孩子更快地適應幼兒園。這種情緒會潛移默化影響到孩子。你越是表現的鎮定,孩子就會更容易度過這個艱難的入園期。

2、接納孩子的哭,讓孩子釋放出自己的情感

送孩子進幼兒園,如果孩子哭,那就抱著孩子,讓他們在我們懷中哭個夠,用溫柔的撫摸表示爸爸媽媽對他們的理解和接納。

如果孩子哭鬧的厲害,可以暫時帶離群體場合,進行安撫後再回來。如果孩子不願意,可以讓孩子在離群體不遠的地方遠觀,等到他情緒稍有平復、自己願意時再鼓勵他行動。

孩子的入園哭鬧,請你充分接納!

3、不要將幼兒園看成是一種解脫

很多家長會有孩子上了幼兒園就解脫了的想法,尤其在自己很疲憊的情況下,更是會不由自主的感嘆:“等他上幼兒園就輕鬆了”。長此以往,很容易給孩子造成一種感覺,幼兒園是一個不好的地方。

而有的家長就做的很好:“幼兒園是一個好有意思的地方,有這麼多的玩具這麼多的小朋友,那天我看你們班養著兩條小金魚,好可愛呀!”這樣說呢孩子的感受就會不一樣了,就很容易對幼兒園充滿期待,甚至會迫不及待的想要去幼兒園了。

孩子剛上幼兒園階段難免有焦慮,如果希望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家長首先要做好充分準備,調整好自己的情緒。要知道,入園是孩子成長中重要的一步,離開原始的小家庭,來到幼兒園這個大家庭,每一步都在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