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降级证明国人没那么有钱,搞笑娱乐节目的大热又直指什么?

上个周末和两位老朋友聊了几句,真是忙里偷闲,简单说来,他们一个是浙江餐饮行业的二代公子,家里找了个银行职员的工作,另外一个家里做阿里巴巴的女装网店,有自家的厂子,家底殷实。

寒暄几句之后不约而同地谈起最近的际遇,银行的那位说最近给好多企业打电话,10家有5家破产倒闭,2家跑路,剩下的几家也是苟延残喘。

消费降级证明国人没那么有钱,搞笑娱乐节目的大热又直指什么?

电商的那位接过来说他家电商最近也是不景气,销量不停下滑,那些大的网店现在也是靠着一些营销手段借助刷单团队,一个月甚至要在这上边投入几百万几千万的成本。

我这边感觉得也非常明显了,因为作为乙方对接的很多甲方企业有金融行业的,P2P也好房地产也好,但是有几个项目相继暴雷,钱没结就不知所踪。公司的通告上最后可以标红了一行字,请大家近期注意金融行业的项目对接。

隔行如隔山,但现实是行行都不好做啊。

消费降级证明国人没那么有钱,搞笑娱乐节目的大热又直指什么?

经济环境恶化带来的货币贬值也好,消费紧缩也好,都是一些较为消极的方面,那有什么方面能好一点吗?昨晚和同事吃饭看着面馆里边老板娘一边辅导孩子作业一边看《周六夜现场》,走在路上看着闲下来的的哥看相声选秀节目,感触颇深。

生活压力下人们将时间运用以求得快乐的途径似乎并不多,消费的快感、娱乐的快感,越短触及和激发人的兴奋点的事情越能让人们无法自拔。那么多人剁手成瘾,吃鸡成瘾,看娱乐综艺成瘾,不是没有原因。

消费升级的趋势是没错的,因为在良好的经济态势下人们必然不满足于物质的初步状态,就像我们社会追求在温饱之后的小康,和更高层次的满足,但是一切的前提是基于一个健康稳定的宏观环境。

消费降级证明国人没那么有钱,搞笑娱乐节目的大热又直指什么?

而经济的周期却也注定了人们一定不能摆脱一个规律,社会不能国家不能,跟货币流通跟贸易搭接的所有都必须了解的:经济周期。有繁盛就有衰退,有走高就有走低。2008到2018的十年是恢复是发展是中高速增长,那么建立在增长的前提下必然有掣肘有约束。

消费降级可能给很多的实体和虚拟经济行业都带来压力,却也给很多的服务跟产业带来新的希望,有很多情绪有很大压力的时候,泄洪口在哪?没有什么能替代经济好转的作用,这是必然直接最有效的。

但如若不能,有没有其他的可以缓解阵痛,让百姓能稍微晚一点感受到经济不景气带来的负面传导?可不可以让文娱行业强势崛起,但建立在不是资本主导而是市场口碑引导的前提?如果可以,给大家可以笑的机会,至少我们躺在床上入眠的时候,心是愉悦的,不会再去想睁开眼面对的现实是否仍然是波折与挑战。

消费降级证明国人没那么有钱,搞笑娱乐节目的大热又直指什么?

愿大家的笑都是发自心底而不是出于礼貌,你们的开心来自自己而绝非笑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