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商之道和爲人之道是相通的

第一點,商業活動的主體是人,客體是貨物。其本質是“利”。

其它教科書裡面有的東西咱們就不扯了,我們來講一些教科書之外的東西,抑或叫經驗。

1、利,利益。我們先把這個“利”字揪出來。無商不利,無利不商。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來來往往啊,都是在為利奔忙。但君子愛財取之以道。這個後面來侃。

2、利、互利。這是交易的本質。如果交易雙方,感覺交易不划算,感覺被忽悠買賣東西吃虧了,這買賣絕對是一錘子買賣。這個過程中,商道和人道是交融的。互利的交易,會有源源不斷的交易進行。商品如人品,沒有人品的產品,絕對是沒有品質保障的。

3、商品=人品。一個優秀的商業模式,一定首先是設計的優秀。只有人品好的團隊、個人,才能設計出優秀的、負責任的產品。

這就是商道和人道的本質關係。(下圖是我們公司設計部做的設計框架圖,我們所有產品的設計,必須考慮下圖所有流程,否則不予立項)

經商之道和為人之道是相通的

第二點、在傳統文化中,對於商道人道,已經上升到哲學高度在教化我們的人民了。

1、這一點,從稱的結構就可以看出來。我們祖先模擬天道運行,來製作用於稱量東西的桿秤。

經商之道和為人之道是相通的

用南極北極的星星來稱東西。東南西北,春夏秋冬都在這稱量的稱上面了。(易經裡面四方和四季是一一對應,一樣的氣理)我們這文化有意思吧!賣個菜,你稱量的天的星,地的東西。所以我們講買賣貨物,叫買賣東西。

2、什麼叫商業?商業的商來源於《易經》的五聲:角徵宮商羽的商。商業:公平交易之業。

商,五行屬金,五常屬義。商的象有以下這些(象:就是卦象):果斷,乾脆,公平公正,法律法規,刀,殺,搶,秋天,收穫,買賣,交易,簽訂合同,等等和規則,爭鬥,殺,滅有關的人事物,都屬於商。如圖:

經商之道和為人之道是相通的

先介紹一下這圖的結構(由內到外):1、太極圖(順便講一下,太極圖只能這樣畫,好多大神講易經,太極圖都是錯的,太極圖不是一個裝飾圖,不是你想怎麼畫就怎麼畫。)2、八經卦卦畫,卦名,卦的五行。3、五常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八奇門:休生傷杜景死驚開。4、不遵守商業道德的人,相對應的人品缺失。相關對應,是按照各自 的五行屬性配置的,不是隨便配置的。

由此圖可以看出我們傳統文化的框架嚴密性。如果我們的商業活動全部禁止了第四圈的問題,是不是就可以“讓世界充滿愛”。

3、商道和人道的關係詳圖:

經商之道和為人之道是相通的

這個圖,結合上一圖看看,就能知道如果不遵守人道去經商,家庭是要出問題的,自己的身體是要出問題的。如果你留心觀察就會發現,很多富商家庭,都有一個殘疾孩子,知道為什麼麼?有知道的朋友留言。

當然,這絕不是迷信,而是長期的氣機積累,導致某一器官或者某一家庭成員出問題。易經裡面有這樣的理論:心態和習慣,以及職業,能導致某方面的優秀突出,同時也會導致相應程度的缺陷隱患。正的導致正的表現出來,負的導致沉痾越來越多。《聖經》裡面也講啊:“那有的,我要讓擁有更多,而匱乏的,連現有的也會被剝奪。”看來啊,這經典都是相通的。

結論:商道和人道絕對是相通的。品德高尚,富貴久長,品德低下,近落諸身,遠落子孫。大凡有禍殃,皆因德不配位,力小負重,智小謀大,財不配心,唯此四道,最易招敗,不可不慎!

近則三年,久則12,遠則3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