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羅漢起初竟是十六羅漢?

十八羅漢,佛教傳說中永住世間、護持正法的阿羅漢,它是由十六羅漢發展而來。十六羅漢是佛祖釋迦牟尼的弟子,受佛的囑咐,不入涅磐,常住世間,護持弘揚佛法,受世人的供養而為眾生作福田。

十八羅漢起初竟是十六羅漢?

十六羅漢記載主要是唐代玄奘所譯的《大阿羅漢難提密多羅所說法住記》(簡稱《法住記》),《法住記》中詳細記載了十六羅漢的姓名和住處。此書由唐玄奘譯出後,十六羅漢的影響逐漸廣泛,根據書中敘述,後人才塑出了十六羅漢像。

而十六羅漢具體有誰?他們的俗家身份又是什麼?

1.騎鹿羅漢

佛教名稱為賓頭盧波羅墮尊者,原為古印度拘舍彌城優陀廷王宰相之子,後出家成了羅漢。他道行很深,神通廣大,故佛祖指定他接引、輔佐未來佛彌勒,並列為“四大聲聞”之一。他對佛教極為虔誠,曾騎鹿回到拘舍彌城王宮,勸導國王出家,並獲得了成功,故世人稱其為“騎鹿羅漢”。

2.喜慶羅漢

佛教名稱為邇諾邇伐磋尊者,原為古印度的一個富家公子,他初遇佛陀聆聽說法便傾心,他修行專心,對“喜慶”有獨到的見解,認為“由聽覺、視覺、嗅覺、味覺和觸覺而感到的快樂稱為喜;由眼、耳、鼻、口、手而感覺到的快樂稱為慶。”故世人稱其為“喜慶羅漢”。

3.舉缽羅漢

佛教名稱為迎諾迎跋釐墮閣尊者,感情易於衝動,性子急躁,在化緣時往往舉起鐵缽向人求乞,修成羅漢後,仍改不了這個習慣,故世人稱其為“舉缽羅漢”。

4.託搭羅漢

佛教名稱為蘇頻陀尊者,出生於舍衛城一位長者家裡,儀態端方,聰慧過人,對佛的追求執著,年紀雖小,但修行卻超過師兄。因手中時時託著一尊寶塔,世人稱其為“託塔羅漢”。

5.靜坐羅漢

佛教名稱為諾距羅尊者,原為古印度一名勇猛的戰士,體格魁偉。出家後佛祖為收斂他拚殺性格,一直讓他靜坐,故世人稱其為“靜坐羅漢”。

6.過江羅漢

佛教名稱為跋陀羅尊者,出生在跋陀羅樹下,後皈依佛門,主管浴事。修成正果後,曾乘船去東印度群島傳播佛教,故世人稱其為“過江羅漢。”

7.騎象羅漢

佛教名稱為邊理迎尊者,原為古印度的一位馴象師,後出家修成羅漢正果。

8.笑獅羅漢

佛教名稱為伐閣羅弗多羅尊者,原為古印度一狩獵者,出家後放下屠刀,專心修行得羅漢正果,兩隻小獅子感激他戒了殺生,特跑到他身邊。此後,他便笑呵呵地將小獅子帶在身邊,故世人稱其為“笑獅羅漢”。

9.開心羅漢

佛教名稱為戌博迎尊者,原為中天竺太子,其弟想爭奪王位作亂,他便揭開衣服表明心跡說:“我心中只有佛,從來不想當國王”。弟弟見他心中果有一尊佛、便不再作亂,故世人稱其為“開心羅漢”。

十八羅漢起初竟是十六羅漢?

10.探手羅漢

佛教名稱為半托迎尊者,其母為富家之長女,與家奴私通被人發覺,逃往他地時在路邊生下他。後出家修成正果。由於他在打坐完畢時,常舉起雙手,長吐一氣,故世人稱其為“探手羅漢”。

11.沉思羅漢

佛教名稱為羅估羅尊者,佛祖釋邊牟尼在作太子時唯一的親生兒子,後隨父出家。由於是在沉思中覺悟,從頑道上修成正果,故世人稱其為“沉思羅漢”。

12.挖耳羅漢

佛教名稱為那伽犀那尊者,是佛教中的理論家。對“六銀”有較深的研究,尤以論述“耳根清淨”。因此他的塑像多作挖耳狀、故世人稱其為“挖耳羅漢”。

13.布袋羅漢

佛教名稱為因揭陀尊者,原是古印度的捕蛇者。由於常鐫帶一個布袋,故世人稱其為“布袋羅漢”。

14.芭蕉羅漢

佛教名稱為伐鄒婆斯尊者,據說他出生時天下著大雨,雨點打得芭蕉葉沙沙作響,因此對芭蕉產生了一定的感情,出家後常在芭蕉樹下修行用功,故世人稱其為“芭蕉羅漢”。

15.長眉羅漢

佛教名稱為阿氏多尊者,據說出生時長著兩條長長的自色眉毛,故修成羅漢後,世人稱其為“長眉羅漢”。

16.看門羅漢

佛教名稱為注茶半托迎尊者,和探手羅漢是倆兄弟。據說化緣時常用拳頭拍打佈施者的屋門,佛祖感到他這樣做不很禮貌,便賜給他一根錫杖,叫其搖動錫杖後發出的聲響來促使施主開門佈施。這錫杖後來便成了和尚的禪杖。後世人便稱其為“看門羅漢”

17.降龍羅漢

佛教名稱為慶友尊者,傳說古印度有個叫波甸的惡魔,煽動人拆寺毀廟,殺害僧人,劫掠佛經。龍王激於義憤,用洪水討伐波甸,並將佛經藏於龍宮。後慶友降伏龍王,取回佛經,故世人稱其為“降龍羅漢”。

18.伏虎羅漢

佛教名稱為賓頭盧尊者,他修行出家的寺門外常聞到虎嘯,他認為這隻猛虎肯定餓了,便將自己的飯食分一半喂這隻猛虎。久而久之,猛虎便被他馴伏了,並常來寺院和他玩耍,故被人稱其為“伏虎羅漢”。

十八羅漢起初竟是十六羅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