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篇》,你敢相信,柔弱的曹植還能寫出這樣的詩!

說起曹植,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七步成詩”,然後就浮現出一個文質彬彬、柔柔弱弱的書生模樣。但人家畢竟是曹操的親兒子,跟著父親東征西討過的,而且人家也是有氣血方剛的少年時期過來的,所以,下面這首詩,就正是曹植少年意氣方遒時的作品,一掃其成年後的柔媚之氣,讓人幾乎錯認為李白或者李賀的作品。

《白馬篇》,你敢相信,柔弱的曹植還能寫出這樣的詩!

《白馬篇》 三國·曹植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並遊俠兒。

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

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

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邊城多警急,虜騎數遷移。

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長驅蹈匈奴,左顧凌鮮卑。

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

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白馬篇》,你敢相信,柔弱的曹植還能寫出這樣的詩!

《白馬篇》,你敢相信,柔弱的曹植還能寫出這樣的詩!

《白馬篇》,你敢相信,柔弱的曹植還能寫出這樣的詩!

《白馬篇》賞析

在人們傳統的印象中,曹植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而且性格軟弱,但這篇鋒芒畢露的《白馬篇》確為曹植所作。

曹植生於亂世,自幼即隨父四方征戰,再文弱的少年,也會有熱血澎湃的時候,更何況身在軍旅,又有一位“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的父親呢。

《白馬篇》就是一位英雄少年的"理想之歌"。詩中塑造了一位武藝精絕、忠心報國的白馬英雄的形象。

全詩可分為四層。

開篇兩句是第一層。"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白色的戰馬,飾著金黃的籠頭,直向西北飛馳而去。這裡用的是借代和烘托的手法,以馬指代人,以馬的雄駿烘托人的英武。而"連翩西北馳",則顯示了軍情的緊急,創造出濃郁的戰爭氣氛。

從“少小去鄉邑”到“勇剽若豹螭”為第二層,補敘白馬英雄的來歷和他超群的武藝。詩人使用了一連串的對偶句使詩歌語言顯得鏗鏘有力,富於氣勢。“控弦”四句,選用“破”“摧”“接”“散”四個動詞,從左、右、上、下不同方位表現遊俠兒的高超武藝。“狡捷”二句,以形象的比喻描寫白馬英雄的敏捷靈巧,勇猛輕疾,十分生動。

"邊城多緊急"以下六句,是第三層。緊承開頭"連翩西北馳",邊塞城邑多次報警告急,敵軍騎兵頻繁犯邊。插著羽毛的緊急文告從北方傳來,白馬英雄立即催馬登上防禦工事。"長驅蹈匈奴,左顧凌鮮卑"兩句,是正面描寫人物的英勇。"蹈"、"凌"二字有力地表現了他壓倒敵人而不被敵人所壓倒的英雄氣概。

最後八句為第四層。揭示了白馬英雄的內心世界。這既是詩篇中主人翁的獨白,又是詩人對英雄崇高精神的揭示和禮讚。在層層的鋪陳描述中,詩人心中的激情步步上升,到最後已是洶湧澎湃,"情動於中而形於言",不得不一吐為快。

《白馬篇》是曹植前期詩歌中的名作,它寄託了詩人為國家建功立業的渴望。鍾嶸《詩品》說曹植的詩歌“骨氣奇高”,由本詩可見一斑。清人方東樹評論說:"此詩奇警",篇章波瀾起伏,語言也別具特色。例如"木苦矢何參差"的"參差",本意是長短不齊。可是用在這裡形容射出去的箭絡繹不絕,再形象不過,這對我們活用詞語有著很大的借鑑作用。

《白馬篇》,你敢相信,柔弱的曹植還能寫出這樣的詩!

《白馬篇》,你敢相信,柔弱的曹植還能寫出這樣的詩!

才高八斗曹子建

曹植,字子建,為曹操與正妻卞夫人所生第三子。雖然曹植在軍事上沒有什麼建樹,政治上也沒什麼作為,人又軟弱,但人家文學才華很高啊,高到什麼地步?南朝文學家謝靈運曾經說“(當時)天下的才華如果有一石(十鬥),那麼曹子建就獨佔了八斗”(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你說牛不牛?

牛人很多都是天生的。曹植從小就非常聰慧,才十歲出頭,就能誦讀《詩經》、《論語》及先秦兩漢辭賦,諸子百家也曾廣泛涉獵。他思路快捷,談鋒健銳,進見曹操時每被提問常常應聲而對,脫口成章。曹操曾經看了曹植寫的文章,驚喜的問他:“你請人代寫的吧?”曹植答道:“話說出口就是論,下筆就成文章,只要當面考試就知道了,何必請人代作呢!”這個時候正好銅雀臺剛建好,於是曹操就命幾個兒子當場為銅雀臺寫文章。曹植“援筆立成,可觀”,曹操看後大為讚賞,封其為平原侯。

《銅雀臺賦》流傳甚廣,甚至諸葛亮還借它故意激怒周瑜——因為文中有“連二橋於東西兮,若長空之蝦蠑”之句,諸葛亮把它解釋成“曹操要把周瑜和孫策的妻子‘二喬’納入銅雀臺中,朝夕與共”,由此堅定了周瑜的抗曹決心,實現了孫劉聯盟。

曹植的才華讓曹操動了立他為太子的心思,然而,曹植文人氣、才子氣太濃,常常任性而行,不注意修飾約束自己,飲起酒來毫無節制,做了一些讓曹操很是失望的事。例如曹操東征孫權,令曹植留守鄴城時發生了叛亂;在曹操外出期間,藉著酒興私自坐著王室的車馬,擅開王宮大門司馬門,在只有帝王舉行典禮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縱情馳騁等,漸漸失去了曹操的寵愛。

公元219年,曹仁為關羽所圍困,曹操讓曹植擔任南中郎將,帶兵解救曹仁。命令發佈後,曹植卻喝得酩酊大醉不能受命。這讓曹操對曹植徹底失望,不再重用他。曹植也由此告別了昂揚奮發的人生階段,陷入難以自拔的苦悶和濃濃的悲愁中。

曹植的文學創作也以此時為界,分前後兩期。前期詩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負,洋溢著樂觀、浪漫的情調,對前途充滿信心;後期的詩歌則主要表達由理想和現實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憤。他的詩歌,既體現了《詩經》“哀而不傷”的莊雅,又蘊含著《楚辭》窈窕深邃的奇譎;既繼承了漢樂府反應現實的筆力,又保留了《古詩十九首》溫麗悲遠的情調。

吳質在《答東阿王書》稱讚曹植為“賦頌之宗,作者之師”,鍾會在評價別人時說“才同陳思,武類太祖”,其中陳思就是指陳思王曹植——可見早在曹魏時代,曹植已經是那個時代文人的標杆了。除了謝靈運誇其八斗,鍾嶸將曹植比喻為人倫中的孔子,贊曹植“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群”,並在《詩品》中把他列為品第最高的詩人。梁元帝蕭繹更是在金樓子裡談到自己每日都會讀子建的詩。

到了明朝,文壇公推古體詩冠冕是曹植。明代前七子領袖李夢陽,他的五言古體不少模仿曹植,還情真意切的給曹植集寫序。前七子之一的康海更是說前代詩人只有曹植,李白,杜甫能看。王士禎更是說“漢魏以來,二千餘年間,以詩名其家者眾矣。顧所號為仙才者,唯曹子建、李太白、蘇子瞻三人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