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者;6分能耐,3分运气,1分贵人扶持!能玩命帮你的人,就是贵人

「连载」闲话两晋之五胡乱华——桓玄之乱(7)

不过刘牢之这么想,他的部下们可不这么想;老刘刚把想法跟刘裕、刘敬宣等人一说,这些人群起反对。理由就一个,不管怎么说,帮司马元显是在帮朝廷,名正言顺;帮桓玄是在帮反贼,千夫所指。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都劝刘牢之慎重。

最后给刘牢之说烦了,大吼一声,你们懂什么?我这是卞庄刺虎之计;先投桓玄,看其灭司马元显,再挥军攻灭桓玄,易如反掌,到那时晋廷就是我姓刘的了!

刘裕、刘敬宣苦劝,但刘牢之就是不听。

公元402年3月,王牌儿劲旅北府兵,打出了白旗!

成大事者;6分能耐,3分运气,1分贵人扶持!能玩命帮你的人,就是贵人

听说北府兵站到自己这边儿,桓玄以手加额,仰天狂笑,乐疯了。

哼哼,司马元显,咱们该算算总账了。

桓玄立刻下令,荆襄军结束休整,立即出发,直逼建康而来;不久,大军到达建康城外的新亭。

新亭,建康西南方的门户,此处一破,建康再无屏障。

司马元显彻底呆掉了,最能打的北府兵变成了敌人,试问城中还有谁能挡住叛军?

司马元显毕竟年轻,也没多想,率领手下仅存的部队带着一家人躲入宫中避难;这会儿他想起傻子皇帝司马德宗来了,企图凭借“皇威”罩住自己。

皇威,东晋皇室何曾有过“皇威”?司马元显显然想多了。

桓玄挥师入城,第一件事就是进宫当着司马德宗的面儿把司马道子、司马元显一家人抄出来拉到闹市斩首。

成大事者;6分能耐,3分运气,1分贵人扶持!能玩命帮你的人,就是贵人

杀完人,桓玄丢给晋安帝一份表章,上面写着,因清除叛党有功,请朝廷加封自己为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录尚书事、扬州牧等等。这串儿官衔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国务院总理兼三军总司令、兼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司令,再兼江苏省省长、浙江省省长、江西省省长等等。

一句话,他恨不得天下的官儿全部由他一人来当。

那位说了,且慢,刘牢之呢?

呵呵,桓玄给这位大将军的官职很好玩儿;唤作会稽内史。

会稽,绍兴。

会稽内史,相当于现在会稽市委副书记、兼会稽市副市长。

摆明就是涮你玩儿。

为什么这么说?

人老刘投降桓玄之前的官职是总督兖、冀、幽、并、徐、扬六州加晋陵之军事,换句话说是东晋北部战区的司令。

投降之后,呵呵了,不仅成了文官,而且从正大军区级给降成县团级。

这让刘牢之情何以堪;好你个狗日的桓玄,过河拆桥是吧;老子揍你个鳖孙!

刘牢之又把众将召集起来,说要起兵打桓玄——

众人一听,您这是要干嘛,还有个准谱儿没有了?

刘牢之帐下有个参军,名叫刘袭,这哥们儿很耿直,直接就说,您到底要干嘛?你跟王恭,反王恭;跟了司马元显,又反司马元显;眼下刚归顺桓玄,又要反桓玄;这种朝秦慕楚的事儿,您自己干去吧,我不干!

说完,此人大踏步而去。

众将在底下交头接耳,刘牢之气沮,转过脸又问刘裕,说你看我是打,是不打?

刘裕说这还用问吗?老早就跟您说过,不能跟桓玄合作,您不听啊;这会儿想起来了,这世界上哪儿有后悔药?桓玄什么人?粘上毛儿比猴儿都精,你跟他合作,有这个下场一点儿都不奇怪;况且现在桓玄占据中央,这是通天下都知道的事儿,您投降,也是天下皆知的事儿;您觉得您打的话,能赢吗?对不住您了,我也不跟您趟这趟浑水了;我要回扬州去了。

说完,刘裕行礼,转身而去。

刘牢之目瞪口呆。

其余众将看刘裕走了,刘牢之呆了,左右看看,默默散去;大帐之中,仅留老刘同志一人呆坐当场。

刘牢之最大的倚仗,就是手下这支百战精兵,现在军心尽散;自知再难有作为,又怕将来遭桓玄毒手,不久之后,自缢身亡。

成大事者;6分能耐,3分运气,1分贵人扶持!能玩命帮你的人,就是贵人

他死后不久,尸首被桓玄从坟里挖出,再次斩首,暴尸建康闹市。

北府军一代名将,淝水之战晋军的的箭头,落此下场,可悲可叹。

砍了刘牢之(死的)之后,桓玄又在北府军中展开清洗;连杀北府兵旧将多人,一时间,北府军中人心惶惶,刘牢之旧部纷纷外逃,有的投奔北魏,有的则投奔南燕,还有的跑去了后秦。

说来挺有趣,桓玄在北府军中杀来杀去,却没动一个人。

谁呢?

刘裕。

不仅没动他,桓玄反对刘裕嘉奖一番之后,还让他继续统兵去打卢循。

卢循,咱前面说过,孙恩的妹夫;孙恩死后,继续带着叛军跟晋廷作对。

刘裕倒也不推辞,率军而去。

此时刘裕的部队依然是以老北府军为主,再加上桓玄清洗,很多刘牢之的旧部一看刘裕没事儿,纷纷跑去避难,因此刘裕的部队战斗力依旧超强;跟卢循交了几次手,卢循挺能扛,但跟他大舅哥一样,不禁打;因此一年之内,刘裕多次击败卢循;积功升至大将。

说这话,时间已经到了公元403年;这一年东晋高层再次出现动荡——

什么事儿呢?

桓玄逼着朝廷封他为楚王。

同年11月,桓玄逼晋安帝“禅让”;12月,桓玄继皇帝位,国号:楚。

桓温一辈子没敢干的事儿,桓玄干了。

桓玄称帝了,然后呢?

乱呗!

不过最先跳出来反对桓玄的,是遥远的益州。这个咱们后面儿会说到。

刘裕呢?他什么态度?

十四个字:但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其实就在桓玄逼着晋廷封他为楚王时,桓玄曾派自己的弟弟桓谦试探过刘裕,楚王功高盖世,皇帝有禅让之意,您觉得怎么样?

刘裕回答,这有什么不行,太行了!就凭楚王再造乾坤的功劳,别说禅让,就是!@#¥也理所应当。

桓谦回报桓玄,桓玄没想到刘裕是这态度,大喜过望;一边儿送给刘裕一堆硬货,另一边儿就逼着晋安帝下诏封他为王;不久之后便发生了所谓“禅让”一事。

刘裕为什么会这样?

道理其实很简单,用现在的话说,他要让桓玄帮他试错。

什么意思呢?简单的说,刘裕也想当皇帝。

那位说了,刘裕,一介布衣,屌丝一枚,赳赳武夫,也起了僭越之心?

没错儿!

那年头,只要手里有兵,一切皆有可能!你桓玄既然能称孤,我刘裕为何不能道寡?

但是,这里有一点,也是刘裕比诸如桓温、桓玄,以及当年的王敦等人聪明的地方,他理解什么叫品牌的力量。

刘裕非常清楚司马氏虽然不咋地,在江南士族中没人拿他当盘菜,但毕竟立国多年;在老百姓心中晋廷还是正统,那年月,正统二字在人们心中那可是相当有分量的。别的不说,当年王家那么牛,大半个朝廷都是他们家的,他们到底还是没敢改换门楣。这里边儿的原因说穿了,就是王家还没建立起自己的品牌美誉度。

到了谢家掌权的时候,美誉度倒是有了,一场淝水之战挽救了晋室,也挽救了江南;不过两个原因使得当时的谢家也不具备变天的条件,一是谢安本人没那大的野心,且死得早;二是孝武帝司马矅盯的紧,亲政之后便开始对权臣有所防范。

欸,有大胸弟会说,你漏说了一个,桓玄的老爹桓温。

对,接下来就说到他;桓温的确具备一些条件;但是桓温也知道,他崛起的时间尚短,功过参半,虽说收复了四川,灭了成汉,但几次北伐却都高开低走,这么一算又扯平了。所以不论是士族还是老百姓对桓家也是毁誉参半。

正因为如此,桓温都到了临门一脚的地步了,硬是没敢把司马氏推翻,就是他清楚,今天他取而代之,可是桓氏没有品牌,谁又能保证他从司马氏手里抢来的江山能坐的长远?

因此桓温没敢这么干。

可是,桓温没敢干,桓玄干了。

刘裕就抓住这个关键点,拼命搭梯子,往死路上捧桓玄;等桓玄爬上梯子,站到顶端,然后一脚踹倒梯子,桓玄便站的高,摔的狠!

这就是刘裕的算盘。

现在益州已经扯起了反旗,刘裕决定,时机已到,干他娘的!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刘裕身边儿可不止三个好汉,起事的算上刘裕共十二人,其余十一人分别是刘道规、刘毅、何无忌、王元德、王仲德、孟昶、魏咏之、檀凭之、诸葛长民、辛扈兴、童厚之。

哥儿几个一商量,想成事儿,手里先要有权!

那位说了,刘裕手里没权吗?

有!但是,他头上还有个顶头上司——桓修。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桓修,咱前面说过这位老兄原先属于司马元显阵营,还曾出主意让司马元显怎么收拾桓玄,后来司马元显为拉拢桓玄,就把桓修给卖了,桓修一怒之下,投了桓玄;等桓玄打进建康杀了司马道子一家,桓玄便让桓修替他负责京口的防务,监视刘裕等北府兵旧部。

现在刘裕第一个就是要拿桓修开刀,重夺北府兵指挥权。

干此等大事,一定要找好日子,像今天上海阴雨绵绵的,看着就让人没精神,这种日子适合睡觉;所以刘裕等专门挑了个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的日子。这天,刘裕带着弟兄们领着自己的警卫连,大摇大摆的去见桓修;一路上,碰见熟人打招呼,都说是去打猎散心,等到了桓修家,一行人突然脱去外套,露出里边的官衣儿,何无忌高声断喝,奉皇帝密诏,桓修听旨!

桓修手下的一帮人一时都懵住了,几个意思这是?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刘裕一挥手,警卫连一拥而上,连杀数人,控制住了局面。

桓修在里屋,听见外面乱哄哄的,还夹杂着惨叫,不明就里,出来想看看咋回事儿,迎头就碰上了刘裕的兵,那当兵的也愣,二话不说,当头一刀就给宰了。

成大事者;6分能耐,3分运气,1分贵人扶持!能玩命帮你的人,就是贵人

桓修手下有些还在抵抗的人一看,我去,大领导说杀就给杀了,得了,咱也别做无谓的牺牲了,刀一扔,束手就擒。

刘裕看看一屋子的俘虏,两步跨上桌子,大喝道,皇帝在浔阳(今九江西南,大傻子晋安帝被流放于此),传我密诏,命我诛杀逆党,尔等皆晋朝的臣子,可愿与我一道,匡扶朝廷,剪除逆贼?当然,最后还有一句,不服者,立斩。

桓修手下的人一听刘裕如此说,看看左右如狼似虎的警卫连,再看看身首异处死前连句遗言都没交代的桓修,得,您说怎么就怎么吧,只要您高兴就好。

众人齐声高呼,愿从将军。

好!那从今日起,你们听我号令。

干掉了最大的桓修,刘裕哥们几个接下来分分工——

刘道规的上司也是桓玄的亲戚,名叫桓弘,所部驻扎广陵(今扬州),刘裕便令刘道规带上刘毅、孟昶,找机会,于军中杀掉桓弘,夺其广陵军。

诸葛长民时下正在豫州刺史刁逵手下任参军,驻军历阳(今安徽和县)。由他负责找机会杀了刁逵,夺历阳军。

剩下的王元德、辛扈兴、童厚之等在建康,刘裕让他们听消息,见机行事。

任务分配完毕,大家各干各的。

负责广陵夺权的是刘道规,要说一句的是,刘道规跟他即将要干掉的桓弘私交还真挺不错。

可是这等大事面前,私交只能先一边儿放一放了。

想个什么招儿能把桓弘做了呢?

刘道规和刘毅、孟昶一碰头,想了个辙;这天由孟昶出面,对桓弘说,兄弟,咱明儿打猎去吧,怎么样?桓弘说,都有谁?孟昶说都是熟人,老刘他们;哦,熟人啊,那就一起呗。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刘道规、孟昶、刘毅就带了几十个家甲,全副武装的跑到桓弘家门口,一边儿敲门,一边儿喊,老桓,走了,打猎去了。

桓府家人进去通报,桓弘说,开门让他们进来,跟院儿里等我一下。

家人开了门,刘道规等一拥而入;桓弘说哥儿几个早饭吃了吗?没吃一起吧,这么早。

他话没说完,那几十个一拥而上,一顿乱刀,将桓弘砍翻在地。

至此,徐、扬、兖三州军政大权,都归了刘裕。

刘裕闹的沸沸扬扬,桓玄不知道吗?

这话得两说,要是完全不知道,也不现实;但要说知道,也不对;只能说有所些耳闻。毕竟那年头没手机、微信这类实时通讯工具,离得远,再加上刘裕控制,桓玄在建康对情况并不十分明朗。

但是,建康城里有人可是对刘裕的事儿门儿清,别误会,不是王元德、辛扈兴、童厚之这三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