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科舉,「行卷」風行

唐朝科舉,“行卷”風行

唐朝,中國歷史上最值得驕傲的朝代之一,包容、開放,在很多方面都有開創性革新,支撐起了有唐一代的繁榮新高度。

“行卷制度”是唐朝在科舉制度上的一大創新,後世也褒貶不一,頗為有趣。

在唐代,進士考試,考卷彌封糊名之法尚未制度化,考官閱卷時可以看到考生信息。更重要的是,進士的取錄標準,不僅取決於應舉人的試卷成績,主考官往往還會考慮應舉人平日的文學名聲,以及各方名人的推薦。

應試的考生為了加深主考官對自己的印象,於是到京師之後,紛紛將自己的文章寫成卷軸,獻給當時的達官貴人,請求他們為自己播揚美譽,向主考官加以推薦,以便藉由自己平日的文學成就及聲望,增加自己及第的希望。這樣一來,文卷就在士子與名流之間投來遞去,像人一樣能行能走,因而稱為這種方式,當時稱為“行卷”。

唐朝科舉,“行卷”風行

“行卷”之風,雖盛行唐代,但嚴格來說,並不是始於唐代,而是隋朝。

隋朝時期,正式確立了以考卷為錄用標準的科舉制度,取代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以地方察舉薦才為主的九品中正制。但科舉制度只是初創,並不完善,所以舉薦的功能並未被完全擯棄。及至唐朝,“行卷”之勢已蔚然成風,全國通行。

有關唐代行卷的典故很多,其中廣為後世所知的故事之一,是大文豪白居易年輕時的行卷經歷。該故事正史、野史皆有收錄,版本很多,辛文房《唐才子傳》所記尤為生動有趣。

當年白居易尚未成名,因此也要像其他考生一樣行卷。白居易在考試前拿著自己的詩文去求見著名詩人、著作郎顧況。顧況看了看封面上的“白居易”三個字,就開玩笑地說:“長安百物皆貴,居大不易!”但開卷看到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大加讚歎,改口嘆道:“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難。老夫前言戲之爾。”此後白居易漸有文名,最終如願登進士第。白居易後來對此深有感觸,在一首詩中寫道:“

袖裡新詩十餘首,吟看句句是瓊琚。如何持此將干謁,不及公卿一字書。”,可見“行卷”對當時一心及第的士子有多重要。

唐朝科舉,“行卷”風行

相傳王維也有"行卷“的歷史,而且成果斐然,得狀元及第。據傳說,王維二十歲考進士前,通過“行卷”獲得歧王賞識。及試,歧王又帶王維“行卷”更有權勢的玉真公主。當時已另有他人行卷公主,並許諾此人可得狀元。後在歧王的安排下,王維靠才藝和容貌贏得了公主最後的支持,擊敗競爭對手,贏得狀元之位。此事雖無正史記載,但行卷之風之盛,作用之巨,可見一斑。

行卷制度直至宋代開始對試卷實行彌封(糊名)、謄錄制度,才退出歷史舞臺。

宋代開始,考生交卷後,先由彌封人員將考生的姓名密封起來,再由謄錄人員將試卷內容原封不動地謄錄出來,將謄錄的試卷交給閱卷人評閱。這樣,閱卷人不但看不到考試人姓名,甚至想從筆跡中猜個一二,都不可能。從而確保了閱卷的公正性和客觀性。

近日,北京市新高考方案出爐,引起不小反響和爭議。以史為鑑,以古人智慧為鑑,應能更好地趨利避害,多助益而少遺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