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经营费用大涨目标价下调 巴氏奶前景堪忧 三元新希望给机会吗

导 读

不同的游戏规则有着不同玩法,让相扑选手去田径场比拼速度,被虐的结局几率很大。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人如是,企业也如实。

老话说,隔行如隔山。毕竟随着风口的不断变化,各个行业的垂直性正在日益强化, 甚至一个行业的细分领域,也需要强大专业的财力、技术等作为支撑。

如快消中的乳制,细分领域就包括鲜奶,酸奶,奶粉等;而鲜奶又可分为常温奶,低温奶等......作为从业企业,无论行业巨头,还是细分冠军,跨界转型往往慎之又慎。那么入局巴士奶的蒙牛前途又将如何呢。

蒙牛经营费用大涨目标价下调 巴氏奶前景堪忧 三元新希望给机会吗

随着消费升级浪潮的席卷,乳业的产品领域细分也更加明显。围绕消费者的个性化需要,各个乳企也都在细分布局,寻找属于自己的发展方向,例如常温奶领域的伊利、蒙牛;婴幼儿奶粉领域的飞鹤;低温巴氏奶领域的三元、新希望。

目前,大部分乳企都围绕着自身核心领域进行着产品多样化,毕竟在“振兴乳业”的关键时期,稳扎稳打的逐步发展才是上策。但作为乳业双寡头之一的蒙牛,日前却高调入局自己并不擅长的巴氏奶领域,蒙牛的这一脚踏入的究竟是天堂还是地狱呢?

入局巴氏奶风险重重

近年来,蒙牛入局巴氏奶的消息不时出现,但却一直没有确切消息,直到今年年初才水落石出。

公开资料显示,2018 年 1 月 9 日,蒙牛鲜奶事业部新品启动会召开,蒙牛在该会上共推出三个子品牌,分别为“蒙牛.新鲜严选”、“每日鲜语”、“新鲜工厂”,正式入局巴氏奶领域。

然而,相比宣传的大张旗鼓,实际的市场效果却仍存培养阶段。据21世纪经济报道,早在今年1月,蒙牛旗下“每日鲜语”巴氏杀菌乳就开始投产。3、4月蒙牛曾对其进行集中推广,但市场反应一般,目前仅在部分北方市场可见。

对此,铑君向蒙牛方面发函,提出“贵方旗下“每日鲜语”巴氏杀菌乳市场反应一般,对此贵方有何回应?”等问题,截止目前,未收到蒙牛方面回应。

蒙牛经营费用大涨目标价下调 巴氏奶前景堪忧 三元新希望给机会吗

业内人士指出,蒙牛没有在巴氏奶领域打响第一枪有着多重因素。以“每日鲜语”举例,有1L和250ml两种规格,目前市场售价约为30元和4-6元。产品定位可谓高端。虽然蒙牛有着强大品牌力,但“每日鲜语”在公众的认知中却是全新品牌、影响力有限,加上定价高于市面价格,超出不少消费者的心理预期,销量不佳也在意料之中。

其次,巴氏奶对冷链的要求很高。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顾佳升认为,“巴氏奶不能做得太大”,受限于产品特性以及对原奶、冷链运输的高要求,巴氏奶一定是适度规模覆盖一定市场。

冷链问题是很多乳企的共同痛点,蒙牛虽然在冷链方面领先于大部分乳企,但想突破地域格局,打造全国性品牌,其难度也可想而知。

乳业专家宋亮表示,当初蒙牛、伊利以常温奶打天下,一方面是由于当时两者的奶源多集中于东北和内蒙古,发展常温产品更适合,另一方面巴氏奶需要围绕城市来展开,需要高品质的分布式奶源和冷链物流配送储运体系配合。

第三,蒙牛虽有着不错的低温渠道,尤其在低温酸奶领域,低于伊利排在全国第二,但低温酸奶的保质期相对较长,基本在21天以上,而巴氏奶的保质期大多数在7天以下,,巴氏奶的经销模式最重要的就是“快”,保质期短就这就意味着蒙牛压货式的经销手段已然行不通,经销商若用促销等手段消化库存,会导致的产品的价格体系波动大,最终产品只会越卖越死。

当然,最大的问题在于行业竞争。

强龙不压地头蛇 全国性PK区域性

上述理由不仅是蒙牛在巴氏奶领域疲软的原因,也是区域性乳企在巴氏奶领域的优势。新希望、三元、光明等区域性乳企一直占据着当地低温巴氏奶的市场,同时也可以与伊利、蒙牛这类全国性品牌进行错位竞争,因此而低温巴氏奶以城市奶及地方品牌为主,尚未出现全国性品牌。

除上述因素,消费认知也是区域性乳企在巴氏奶方面占优的原因,不少消费者购买巴氏奶会选择本地品牌。

在消费认知中,本地便等同于新鲜,例如新希望乳业推出的只卖当天,从生产到下架不超过24个小时的“黄金24小时”巴氏鲜奶,以及三元的极致有机鲜牛奶、光明推出优倍75℃等。

蒙牛经营费用大涨目标价下调 巴氏奶前景堪忧 三元新希望给机会吗

不仅如此,区域性乳企在送奶入户方面也已经耕耘多年,而这是蒙牛的弱项之一。

有资料显示,巴氏奶接近一半的份额是送奶入户贡献。由于入户渠道相对稳定,用户忠诚度也较高,这也就意味着渠道需要长时间积累,新入局者在短时间很难能够占优一席之地。

值得注意的是,蒙牛经营费用这半年来有明显提升。其半年报显示,蒙牛上半年由于采取积极的渠道发展及加强品牌宣传推广策略,使得经营费用上升至118.43亿元,同比增长34.2%。其中,销售及经销费用上升39.6%至99.75亿元。

甚至引来国际性金融服务公司摩根士丹利的关注,其预测称,由于中国蒙牛的运营费用预期较高,所以下调盈利预测,蒙牛目标价因此下调9.4%,从32港元下降至29港元。同时,大摩已将蒙牛2018年和2019年盈利预测分别下降3%和9%。

说到底,巴氏奶与常温奶都是牛奶,蒙牛很难通过巴氏奶培育出大量新消费者。同时前文提到,蒙牛巴氏奶市场反响一般,加上居高不下的渠道费用,蒙牛巴氏奶短期内恐处于亏损状态。

宋亮表示:“首先,蒙牛在巴氏奶的营销上缺乏经验;其次,在发展上不存在后发优势,属于后来者,跟布局了十几年,二十年的企业相比,精细化程度还不够;第三,在低温产业上,蒙牛冷链体系还不能够适应整个巴氏奶发展,仅仅停留在一二线市场。”

入局透露无奈

作为大型企业,蒙牛必定知道布局巴氏奶是一步险棋,那么又为何执着的走这一步呢?

蒙牛经营费用大涨目标价下调 巴氏奶前景堪忧 三元新希望给机会吗

或许,蒙牛这个决定也很无奈。毕竟其主打的常温奶业绩有着下滑的趋势。

其财报显示,2017蒙牛高温灭菌奶收入256.89亿元,占液态奶收入的48.5%,2016年占比为49.6%。

其寄予厚望的奶粉业务也出现了质量风险。据网易财经1月21日报道,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内蒙古欧世蒙牛乳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点名通报,该蒙牛子公司存在厂房内各项设施维修不到位、清洁作业区操作人员未能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体表微生物检查、检验人员无上岗培训记录、相关生产信息未上传电子信息记录系统等生产环节问题。并要求其进行整改。在“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十年后出现奶粉的生产制造风险,对蒙牛而言也绝非利好消息。

同时,与最大对手伊利在营收上差距拉大也是蒙牛一大难题。

2018年上半年,伊利营收395.89亿元,净利润34.46亿元;蒙牛营收344.74亿元,净利润15.62亿元,二者营收相差51.15亿元,净利润相差18.8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发布半年报后,蒙牛乳业股价大跌6.17%,报22.05港元。

可见,转型低温巴氏奶似乎成了蒙牛业绩的突破口。

从大环境来看,低温巴氏奶显然更有发展前景,近年来则增势喜人。食品行业研究员梁铭宣表示,国内低温奶与常温奶的消费比例为3:7,而欧美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为6:4,后期低温奶市场潜力巨大。

有媒体人士表示,对蒙牛而言,在巴氏奶领域的成功机会,很大程度要取决于现代牧业的表现。据了解,蒙牛在现代牧业的持股量约60.77%。据悉,蒙牛计划利用现代牧业的原奶供应和全国牧场资源,获得稳定的原奶供给保障,支持其在低温酸奶业务发展及低温鲜奶业务布局。

蒙牛经营费用大涨目标价下调 巴氏奶前景堪忧 三元新希望给机会吗

现代牧业在上游的优势明显,能够为蒙牛提供优质奶源,并且有中国优质乳工程的备书。据了解,全国共有22个省份的38家乳企实施优质乳工程,有23家通过验收,其中便有现代牧业。

另一方面,现代牧业自身品牌力不强,虽有蒙牛的品牌及渠道,但能否把控好定位的高端市场,则需要时间验证。对此,铑君也将持续关注。

本文为铑财原创,如需转载请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