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想衣裳花想容|李白笔下的杨贵妃,人比花美

这组诗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作。

一日,唐明皇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命李白作新乐章,李白奉旨而作。

在三首诗中,把牡丹和杨妃交互在一起写,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花光浑融一片,同蒙唐玄宗的恩泽。

云想衣裳花想容|李白笔下的杨贵妃,人比花美

清平调.其一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首句以云霞比衣服,以花比容貌;

二句写花受春风露华润泽,犹如妃子受君王宠幸;

三句以仙女比贵妃;

四句以嫦娥比贵妃。

这样反复作比,塑造了艳丽有如牡丹的美人形象。

然而,诗人采用云、花、露、玉山、瑶台、月色,

这些素淡字眼,赞美了贵妃的丰满姿容,却不露痕迹。

云想衣裳花想容|李白笔下的杨贵妃,人比花美

清平调.其二

唐.李白

一枝秾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这一首,写贵妃的受宠幸。

首句写花受香露,衬托贵妃君王宠幸;

二句写楚王遇神女的虚妄,衬托贵妃之沐实惠;

三、四句写赵飞燕堪称绝代佳人,却靠新妆专宠,衬托贵妃的天然国色。

诗人用抑扬法,抑神女与飞燕,以扬杨贵妃的花容月貌。

云想衣裳花想容|李白笔下的杨贵妃,人比花美

清平调.其三

唐.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

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

沉香亭北倚阑干。

第三首,总承一、二两首,

把牡丹和杨贵妃与君王揉合,融为一体:

首句写名花与倾国相融;

二句写君王的欢愉,“带笑看”三字,

贯穿了三者,

把牡丹、贵妃、明皇三位一体化了。

三、四句写君王在沉香亭依偎贵妃赏花,所有胸中忧恨全然消释。

人倚阑干、花在栏外,多么优雅,多么风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