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信仰的力量最厚重

“大師遠去再無大師。”短短八個字充滿了歷史感和滄桑感。翻開這套厚重的《南渡北歸》,心情不禁沉重起來。作為全景再現中國最後一批大師群體命運劇烈變遷的鉅著,書中叩擊心靈的情節太多太多,無數次被感動得淚眼模糊。是什麼支撐並激勵這群“柔弱”的知識分子不畏艱難、勇往直前?掩卷沉思,令我感觸最深、震撼最強的,就是“信仰”二字。

往事再回首,國難當頭,壯志未酬。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廊坊、南苑、北平、天津等地相繼淪陷。隆隆炮火與日機轟鳴,平津地區人心惶惶,以北大、清華、南開、北平大學、燕京大學等著名高校為代表的教育界,也是一片驚恐慌亂。7月29日,北平陷落後,駐守北平郊外西苑至八寶山一線的一一零旅旅長何基灃不得不奉命南撤。面對連連失守的國土,這位抗日名將百感交集,哽咽不已,他抬手向聞訊趕來告別的高校學生敬了個標準的軍禮,淚流滿面卻不得不拋下這座正在陸沉的千年古城和沉浸在驚恐迷惘中的芸芸眾生,開始一場前程未卜、不知身歸何處的軍事流浪。此情此景,何等悲憤!

英雄輩出的時代,顛沛流離,流亡歲月。最先受到炮彈轟擊的是南開大學,這個經過千辛萬苦發展起來的中國當時最傑出的私立大學,在戰火中成為一片廢墟。作為創辦人,當時已轉往南京的著名教育家張伯苓聞訊後當場昏厥,悲愴不已。隨後,大批日軍進駐北大,一片殘局,滿目悽然。於是,北大、清華、南開、北平大學、北平師範大學等高校師生紛紛南下西行。清華教授梁思成、林徽因帶著兒女也踏上了流亡之路。面對渺茫的前途,兩人心中有說不出的悽楚與愴然,而這一走,就是九年!在戰火連綿、危機四伏的異地他鄉,王國維、趙元任、蔡元培、梅貽琦、胡適、傅斯年、李濟、陳寅恪、梁思永......一代大師在歷史舞臺上負重前行,他們先長沙後昆明、蒙自辦學的歲月,讓人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民族危亡、國難當頭,流亡的大師們在內心深處都懷著悲憤交織的情愫,而這種情愫又迅速鑄成哀兵必勝、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堅強信念,一種與國家民族同生死共患難的英雄主義氣概。雖然南渡途中飽嘗了顛沛流離之苦,但濃烈的愛國主義情懷,讓他們能夠不畏風雨、滿懷信心。他們堅信,中國人民有著不可戰勝的意志和潛在力量,這樣的民族是必然會走向輝煌的。

挺起脊樑,初心不改,弦誦在山城。1938年1月,長沙臨時大學遷往昆明,另行組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國難當頭,大局已定,臨時大學師生打點行裝,昂頭挺胸,以悲壯的豪氣英姿,毅然邁出了西遷的步伐。包括清華的聞一多、袁復禮、李繼侗,北大的曾昭掄,南開的黃鈺生等在內的11名教師和290名學生組成“湘黔滇旅行團”,翻山越嶺,日夜兼程68天,徒步跋涉1600餘公里......當旅行團師生們帶著滿身風塵和疲憊抵達昆明時,師生與群眾的歌聲如江河翻騰、大海驚濤,慷慨悲壯的旋律向行進中的每一位師生傳遞著國家的艱難與抗戰必勝的信念。自此,數千名師生在昆明正式組建了足以彪炳青史、永垂後世的西南聯合大學。我一直在思考,在那個時代,在80年前西南聯大師生走過的那條路上,那群被迫流亡的知識分子在思考著什麼?這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學生旅行團,成功地完成了由湘至滇的千里奔徙,我彷彿看到,這群衣衫襤褸的知識分子傲然屹立於中華大地上,他們始終保持著對中華民族的堅定信仰,令人無不感慨萬千。時至今日,我們已經很難想像,他們一路負重前行,在抗戰烽火中艱難跋涉的歷程是何等艱辛,背後又是何等沉甸甸的信仰支撐!信仰是共通的、強大的、持久的力量。無論是誰,無論是什麼年代,堅定的信仰是成功的保證。(江西省安遠縣紀委監委 唐鮮琳 | 責任編輯 李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