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滴滴這次的事件,想起來包政老師說過的共享經濟

很遺憾,令人尷尬、始料未及的事情又一次發生了。

多部門今起到本月20日對全國網約車、順風車平臺公司開展進駐式全面檢查。今天上午,由交通部、中央網信辦、公安部等十部門和北京天津兩地組成的聯合調查組已經入駐滴滴,正式啟動對網約車、順風車平臺公司的進駐式全面檢查。

從滴滴這次的事件,想起來包政老師說過的共享經濟

網上議論很多,我也就不評論了,我就聊聊共享這個事。

記得2016年在拆包政老師的新書的時候裡面就有一樣一段話:

有了滴滴、快的,馬路上的車不是減少了,而是增加了。

從滴滴這次的事件,想起來包政老師說過的共享經濟

為什麼呢?因為可以賺錢呀,一天300—500元。原本並不想買車,現在覺得很賺錢。合乎邏輯的事情應該是,越共享所需要的東西就越少,越共享所需要的車輛越少。甚至可以減少家裡的鍋碗瓢盆、服裝鞋帽,和桌椅板凳,等等,難道不是這樣嗎?

我的理解是,通過共享經濟,可以逐漸把一個家庭到另一個家庭的私家車,變成共享車。而不是相反,特地去買一輛車,加入專車與快車行當,掙外快,與專職出租司機去爭飯吃。

從滴滴這次的事件,想起來包政老師說過的共享經濟

從整體上說,一個城市的道路,能夠承載的車輛是有限的,客流量也是有限的。離開了相關利益者的一體化關係的建立,以及彼此通過溝通達成共識,進行有意識的總量控制和協調,最終的結果一定是個人、公司和社會三者都吃虧,並且還會留下一個沉重的包袱,使出行這個領域變得沒有出路。是謂背道,背離共享經濟的初衷。到頭來,使共享經濟這個概念,變成一個笑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