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跨境水合作的现状如何?

【关注联合国教科文信使杂志头条号,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路同行】❤️❤️❤️

地球一半以上的陆地表面为跨境流域,这些地区占到全球淡水资源的60%,是全球40%以上人口的家园。全球有153个国家与他国共享河流、湖泊和含水层。中国的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鸭绿江等都属于跨境河流。迄今为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水文计划已将592处跨境含水层列入清单。

全球跨境水合作的现状如何?

因此,跨境水合作是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6(SDG6)——人人享有清洁饮水和和环境卫生并对其进行可持续管理——的关键。为了解SDG6的实施进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联合发布了一份新报告,首次全面描述了全球跨境水合作的现状。报告于上周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世界水周期间发布。

全球跨境水合作的现状如何?

《跨境水合作进展—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6.5.2的全球基线》报告显示,得益于具体操作方案,部分地区和流域已在深化跨境水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跨境水合作指标6.5.2的监测结果证实,还有许多地区缺乏这样的跨境水合作操作方案。

首个可持续发展指标6.5.2监测显示,在选定的62个国家中,拥有操作方案的跨境流域的平均比例为59%,仅有17%的国家的跨境流域均具备操作方案。跨境含水层合作的情况更为复杂,发展更为滞后。

全球跨境水合作的现状如何?

尽管地下水可以为人和生态系统提供诸多服务,关于跨境含水层的操作方案在全球依旧鲜见。实现这一“无形资源” 的协调或联合管理的主要阻碍包括:国家层面的地下水监测不足,详细的跨境含水层评估缺失。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水文计划亦通过深入评估跨境含水层帮助各会员国建立对该资源的科学理解,并通过能力建设支持各流域国家间的合作体制化进程。该计划促成了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和南非之间的“斯坦普里特跨境含水层系统”(STAS)联合管理机制在2017年的建立。

《跨境水合作进展—可持续发展目标指标6.5.2的全球基线》报告完整版将于近期对公众发布。该报告是使用可持续发展目标全球指标跟进SDG6各项目标进展情况系列报告的组成部分。这些报告均以国家数据为基础,由联合国机构负责编辑和核对,有时亦以其它来源数据补充。

全球跨境水合作的现状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